自殺行為前的惡夢與夢魘
作者/唐子俊醫師
臨床情境當中,自我傷害行為會出現在憂鬱和病睡眠障礙的個案。隨著睡眠的不穩定憂鬱和自我傷害的傾向越強,情緒調控的能力更加的不好。難以入睡,淺睡,早醒,惡夢呈現 憤怒 爭吵 逃跑,醒來之後呈現仍然沒有消退的情緒。如果還合併有創傷的個案,做夢的內容會呈現創傷的事件再度浮現。夢境在精神動力上,呈現了原始的本能,反應不安的生理,這一篇文章討論了這個現象,也作為自殺防治的參考。需要更大的研究,來證實夢境演變和自殺行為的相關。
研究探討了夢境內容在自殺危機前的變化與軌跡。專注於三種不同的夢境經驗:壞夢、夢魘,以及在夢中出現自殺的情境。
我們的研究對象包括了在2021年1月至5月間因為自殺危機(思考或嘗試)而住院的人。研究結果發現,80%的患者在自殺危機前有夢境變異:惡夢在自殺危機前約111天出現,然後在約87.3天前出現夢魘,自殺情境在夢中則在約45.2天前出現。
我們看一下三種不同的做夢類型:
惡夢通常被定義為夢境中的負面情緒體驗,如恐懼、悲傷或焦慮,但不會讓夢者驚醒。在這項研究中,壞夢被認為是自殺危機前第一個預警,平均在自殺危機前約111天出現。
接著是夢魘,夢魘讓夢者驚醒。在這項研究中,夢魘在自殺危機前約87.3天出現,通常在惡夢之後。
最後是自殺情境的夢,這指的是夢者在夢中親身經歷或視覺化自己的自殺行為。在這項研究中,這種情境在自殺危機前約45.2天出現。
惡夢、夢魘和自殺情境的出現可能是自殺危機惡化的預兆。然而,這並不是絕對的,每個人的經驗都可能不同,並且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確定這些夢境經驗與自殺行為之間的關聯。
例如,假設有個案在接受治療期間經常做惡夢,且夢境中充滿了焦慮和恐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惡夢變成了夢魘,讓患者在夢中驚醒。最終,這些夢境甚至發展出自殺的情境。這樣的夢境變化可能成為自殺行為的一個預警信號。
這項研究的結果呈現,評估夢境的變化及其進程,可以幫助識別自殺行為的預兆。例如,醫生可以定期詢問患者的夢境內容,並注意是否有惡夢、夢魘或自殺情境的出現。需要提高對患者自殺風險的警覺,並及時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支援。
資料來源:
《J Clin Psychiatry》, 2023年
#高雄身心科推薦
www.tangpsyclinic1.com.tw/
臨床情境當中,自我傷害行為會出現在憂鬱和病睡眠障礙的個案。隨著睡眠的不穩定憂鬱和自我傷害的傾向越強,情緒調控的能力更加的不好。難以入睡,淺睡,早醒,惡夢呈現 憤怒 爭吵 逃跑,醒來之後呈現仍然沒有消退的情緒。如果還合併有創傷的個案,做夢的內容會呈現創傷的事件再度浮現。夢境在精神動力上,呈現了原始的本能,反應不安的生理,這一篇文章討論了這個現象,也作為自殺防治的參考。需要更大的研究,來證實夢境演變和自殺行為的相關。
研究探討了夢境內容在自殺危機前的變化與軌跡。專注於三種不同的夢境經驗:壞夢、夢魘,以及在夢中出現自殺的情境。
我們的研究對象包括了在2021年1月至5月間因為自殺危機(思考或嘗試)而住院的人。研究結果發現,80%的患者在自殺危機前有夢境變異:惡夢在自殺危機前約111天出現,然後在約87.3天前出現夢魘,自殺情境在夢中則在約45.2天前出現。
我們看一下三種不同的做夢類型:
惡夢通常被定義為夢境中的負面情緒體驗,如恐懼、悲傷或焦慮,但不會讓夢者驚醒。在這項研究中,壞夢被認為是自殺危機前第一個預警,平均在自殺危機前約111天出現。
接著是夢魘,夢魘讓夢者驚醒。在這項研究中,夢魘在自殺危機前約87.3天出現,通常在惡夢之後。
最後是自殺情境的夢,這指的是夢者在夢中親身經歷或視覺化自己的自殺行為。在這項研究中,這種情境在自殺危機前約45.2天出現。
惡夢、夢魘和自殺情境的出現可能是自殺危機惡化的預兆。然而,這並不是絕對的,每個人的經驗都可能不同,並且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確定這些夢境經驗與自殺行為之間的關聯。
例如,假設有個案在接受治療期間經常做惡夢,且夢境中充滿了焦慮和恐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惡夢變成了夢魘,讓患者在夢中驚醒。最終,這些夢境甚至發展出自殺的情境。這樣的夢境變化可能成為自殺行為的一個預警信號。
這項研究的結果呈現,評估夢境的變化及其進程,可以幫助識別自殺行為的預兆。例如,醫生可以定期詢問患者的夢境內容,並注意是否有惡夢、夢魘或自殺情境的出現。需要提高對患者自殺風險的警覺,並及時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支援。
資料來源:
《J Clin Psychiatry》, 2023年
#高雄身心科推薦
www.tangpsyclinic1.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