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持續焦慮症預測因素:兒童害羞 成人神經質 壓抑 憂鬱 特定人格,有這些特質,焦慮易持續和慢性化
作者/唐子俊醫師
長期容易緊張擔心失眠,常常容易胸悶心跳快,莫名的焦慮無法消退,事情還沒到就過度擔心,在門診相當容易看到這些個案。長期的焦慮會影響心臟,大腦的功能,身體的作戰系統(免疫和發炎),自律神經持續警覺及無法消退,並不會隨著壓力結束而回到待機狀態。造成持續焦慮的原因,應該要加以注意和處理,避免長期身體的後遺症,也造成學業,人際和職業功能的影響。事實上,焦慮症是最常見的精神健康障礙之一,終生患病率範圍為 16% 至 34%,焦慮體質從兒童晚期以及青少年早期開始。也是影響學業和工作天數最多的障礙。臨床上常常看到個案需要請假,甚至是休學,身體不舒服需要到保健室或是看醫生。但常常檢查不出相對應的原因。
國際權威期刊,針對持續性焦慮症預測因素,系統回顧涵蓋29 690 名被診斷患有焦慮症的個案。比較了兒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即≥55歲)之間的預測因子。持續性焦慮症,也就是焦慮症的慢性化,可以用臨床症狀,跟人格特質來預測。具備這些症狀和人格特質,焦慮容易慢性化,不容易消退。預測的因子包括恐慌發作、合併人格障礙、治療後臨床狀態不佳、畏避嚴重程度較高且持續時間較長、外向性低、焦慮敏感性較高、和更高的行為抑制。
持續焦慮占四到六成
焦慮症自然病程具有很大的異質性。有些個案恢復得很快,經歷過一次發作後就沒有復發。許多患者逐漸發展為持續性,其定義為慢性或間歇性,好好壞壞和一再復發。持續性焦慮的百分比約為 40% 至 60%,及時識別預後不良的患者非常重要。持續焦慮風險增加相關的因素至關重要。焦慮症持續存在的預測因子,在兒童時期的表現與成年時期有所不同。之前的研究發現社交焦慮在兒童時期就出現,之後容易演變成為青少年的憂鬱,之後焦慮的憂鬱容易混合出現,也比較容易慢性化。
持續焦慮預測主要因子:神經質, 人格, 恐慌發作,憂鬱等
焦慮症持續存在的最強預測因素,是臨床症狀和心理特質。不同年齡組的研究結果有共同性。心理特質在成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兒童害羞傾向(之前研究發現兒童社交焦慮以後續的情緒障礙有關)和成人如畏避、神經質 、外向性低、沉思和焦慮敏感性)。
人格障礙與持續性焦慮症密切相關。尤其是邊緣性人格障礙和神經質,表現出很強的相互聯繫。 神經質已被證明是焦慮和憂鬱之間大量重疊的原因。 焦慮症持續存在的其他預測因素,包括恐慌發作、畏避行為、焦慮敏感性和行為抑制,這些與神經質類似,與焦慮症和憂鬱症相關。焦慮的憂鬱在基因的研究,已經發現重疊性高。
被診斷焦慮症的個體也可能轉變為純粹的憂鬱症。這種病程類型並不少見;研究發現7-14% 的人轉為純粹的憂鬱症,但沒有共存焦慮症。
臨床上來看,事件引發的短期焦慮,與重複復發和持續性的焦慮,對於身心健康,人際關係,課業造成的影響有相當大的不同。焦慮症大腦額葉和情緒中樞長期失調,直接影響到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挑起不容易消退的發炎反應,影響長期的代謝,如果合併心理特質,例如過度敏感,長期的神經質,加強惡性循環。之後可能也會嘲笑憂鬱演進,在臨床上也相當常見。及早覺察和介入十分重要。美國內科醫學會也呼籲,需要重視兒童的焦慮積極處理。
資料來源:
整理自Lancet Psychiatry(2021)
#高雄身心科推薦
www.tangpsyclinic1.com.tw/
長期容易緊張擔心失眠,常常容易胸悶心跳快,莫名的焦慮無法消退,事情還沒到就過度擔心,在門診相當容易看到這些個案。長期的焦慮會影響心臟,大腦的功能,身體的作戰系統(免疫和發炎),自律神經持續警覺及無法消退,並不會隨著壓力結束而回到待機狀態。造成持續焦慮的原因,應該要加以注意和處理,避免長期身體的後遺症,也造成學業,人際和職業功能的影響。事實上,焦慮症是最常見的精神健康障礙之一,終生患病率範圍為 16% 至 34%,焦慮體質從兒童晚期以及青少年早期開始。也是影響學業和工作天數最多的障礙。臨床上常常看到個案需要請假,甚至是休學,身體不舒服需要到保健室或是看醫生。但常常檢查不出相對應的原因。
國際權威期刊,針對持續性焦慮症預測因素,系統回顧涵蓋29 690 名被診斷患有焦慮症的個案。比較了兒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即≥55歲)之間的預測因子。持續性焦慮症,也就是焦慮症的慢性化,可以用臨床症狀,跟人格特質來預測。具備這些症狀和人格特質,焦慮容易慢性化,不容易消退。預測的因子包括恐慌發作、合併人格障礙、治療後臨床狀態不佳、畏避嚴重程度較高且持續時間較長、外向性低、焦慮敏感性較高、和更高的行為抑制。
持續焦慮占四到六成
焦慮症自然病程具有很大的異質性。有些個案恢復得很快,經歷過一次發作後就沒有復發。許多患者逐漸發展為持續性,其定義為慢性或間歇性,好好壞壞和一再復發。持續性焦慮的百分比約為 40% 至 60%,及時識別預後不良的患者非常重要。持續焦慮風險增加相關的因素至關重要。焦慮症持續存在的預測因子,在兒童時期的表現與成年時期有所不同。之前的研究發現社交焦慮在兒童時期就出現,之後容易演變成為青少年的憂鬱,之後焦慮的憂鬱容易混合出現,也比較容易慢性化。
持續焦慮預測主要因子:神經質, 人格, 恐慌發作,憂鬱等
焦慮症持續存在的最強預測因素,是臨床症狀和心理特質。不同年齡組的研究結果有共同性。心理特質在成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兒童害羞傾向(之前研究發現兒童社交焦慮以後續的情緒障礙有關)和成人如畏避、神經質 、外向性低、沉思和焦慮敏感性)。
人格障礙與持續性焦慮症密切相關。尤其是邊緣性人格障礙和神經質,表現出很強的相互聯繫。 神經質已被證明是焦慮和憂鬱之間大量重疊的原因。 焦慮症持續存在的其他預測因素,包括恐慌發作、畏避行為、焦慮敏感性和行為抑制,這些與神經質類似,與焦慮症和憂鬱症相關。焦慮的憂鬱在基因的研究,已經發現重疊性高。
被診斷焦慮症的個體也可能轉變為純粹的憂鬱症。這種病程類型並不少見;研究發現7-14% 的人轉為純粹的憂鬱症,但沒有共存焦慮症。
臨床上來看,事件引發的短期焦慮,與重複復發和持續性的焦慮,對於身心健康,人際關係,課業造成的影響有相當大的不同。焦慮症大腦額葉和情緒中樞長期失調,直接影響到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挑起不容易消退的發炎反應,影響長期的代謝,如果合併心理特質,例如過度敏感,長期的神經質,加強惡性循環。之後可能也會嘲笑憂鬱演進,在臨床上也相當常見。及早覺察和介入十分重要。美國內科醫學會也呼籲,需要重視兒童的焦慮積極處理。
資料來源:
整理自Lancet Psychiatry(2021)
#高雄身心科推薦
www.tangpsyclinic1.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