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理諮商所
  • 糖
  • 服務
  • 空間
  • 師資
  • 預約
  • 交通
  • 部落格
  • 自我評估
  • 心理健康專輯
  • 糖
  • 服務
  • 空間
  • 師資
  • 預約
  • 交通
  • 部落格
  • 自我評估
  • 心理健康專輯

​在這裡,我們用文字陪伴您
文章分類

全部
吳宣瑩心理師
王純琪心理師
盧鴻文心理師
鍾維庭心理師
陳增穎心理師
黃詩殷心理師

和情緒做朋友

6/14/2022

 
你常覺得情緒來時排山倒海,好像要吞沒自己,感覺失去控制、無能為力嗎?
提起情緒調節,直覺得想到壓抑、控制,或是沒有想法嗎?
情緒是人類每天日常生活中都會反覆不斷經驗到的一種身心反應,不論我們是否患有某種心理疾患,
或是遭遇某些挫折、困難,甚至是創傷,能夠擁有調節情緒的能力,能妥善地與自己的情緒相處,
都是讓生活能重新安頓下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因此,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情緒調節的第一步-辨識情緒。

我在諮商過程中,常在個案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之後,詢問他們「你那時候的感覺是什麼?」,
有些人會說「不好」、「不爽」、「不開心」,或者是「很好」、「還不錯」、「開心」,
所有複雜糾結的情緒經驗就被化約為簡單相對的兩種,也因為情緒的複雜性被簡化了,
所以人們在表達情緒時方式也變得很單一,
像是遇到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就大聲說話、罵人,甚至打人、摔東西,
覺得自己很生氣,或是大哭、傷害自己,覺得自己很無助,
這些情緒有可能都是存在的,但也有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我曾經有過一些機會陪伴這樣的人去釐清他們的情緒,那些生氣破口大罵的人真正的感覺其實可能是丟臉,
那些無助大哭的人可能是覺得委屈。當我們能更精確地為我們的情緒命名,會有奇妙的效果,
當我們看懂了我們的情緒、聽見心底真實的聲音,我們就有機會用更適切的方式做出情緒反應,
甚至影響我們後續的問題解決策略。
​如果你對辨識情緒有興趣,可以上網查詢「情緒詞彙」,回頭想想自己常經驗到的情緒是什麼?什麼時候會經驗到他們?什麼情緒很少出現?為什麼?
也歡迎大家尋求諮商的協助,在心理師的陪伴下一起認識自己的情緒喔!
那麼,關於情緒調節的小技巧,請大家期待未來更多的文章喔!

文/鍾維庭心理師

    作者

    寫一些關於自己的事。不必花俏,簡單描述即可。

    封存檔

    一月 2024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五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類別

    全部
    吳宣瑩心理師
    王純琪心理師
    盧鴻文心理師
    鍾維庭心理師
    陳增穎心理師
    黃詩殷心理師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