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少年走入了會談室,一邊玩著手上的球
他說著:這幾天不知道為何,整隻腳都很痠痛,有時半夜還痛醒了 我說:你有想過那可能是「成長痛」嗎? 語畢,他狐疑著看著我, 回說:「成長痛,那是什麼?是我要長大了嗎?成長,怎麼會痛呢?」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 隨著身體骨骼的發育快速,肌肉、神經、肌腱跟不上,這種不同調的發展狀況,而有了「成長痛」。 你還記得你的成長痛嗎? 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有些時候,有了不可承受的「痛」 「痛」,常讓我們陷入不悅的情緒中,想擺脫它的控制,減少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這種身心「不同步」的過程,讓人備感困擾 但仔細回想,「痛」是否也在教會我們什麼? 當我們去碰到了火,才知道什麼叫做「燙」 僅有哭過,才明瞭笑著的「喜悅」 唯有失去關係的痛,方知什麼叫「珍惜」 還記得珍珠的形成嗎? 這並非牡蠣的一部分,而是一種外在雜質的入侵, 牡蠣為了去除這些外來的異物,而自我分泌將這些雜質包覆 生命中的每一個痛,都是內在的珍珠 成長的過程,必然要經歷這些痛 別忘了,好好檢視自己的每一個痛, 看看這些痛,在我們身上留下些什麼印記 痛,是成長的必然! 好好地珍視這些成長痛,疼惜每一個痛帶給我們的禮物! #成長痛 #生命的禮物 #高雄心理諮商 文/盧鴻文心理師 女孩,長期受憂鬱與焦慮所苦,身上總帶著一道道傷害自己的痕跡
漸漸地,她不再去上學,害怕接近人群。 那天在我們的對話當中,她跟我分享了提起好大的勇氣,到了學校 同學們的關懷與問候,一種絲毫不刻意的體貼,讓她發現---「不是好了再走,而是走了才會好」。 我驚訝的看著她,心裡知道這句話意喻著內在動能的開啟 是女孩對於長期停滯不前的深刻體會, 有時我們常常會想一切都要等到萬事俱足,才選擇往下一步走 抑或對未知的恐懼,讓我們裹足不前 而這一待,就停了下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對於前行的不確定感,便不斷地被放大。 我們常想著做有把握的事,深怕一個不完美,而陷入自責與懊悔的情緒當中 內在的那頭怪獸,就這樣地被我們給豢養著長大與強壯, 停下來,不走了,時而是種休息 面對著他人的指責與壓迫,讓休息便成了是種逃避、不應該,甚至是種罪惡。 被壓力推著前進的你,記得停下來,喘口氣,看看自己的需要 而已經停下來的你,也別忘了鼓舞自己,一天一小步,步步是進步。 #憂鬱 #偶爾停下來鼓勵自己 #高雄心理諮商 文/盧鴻文心理師 現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是怎麼看見這篇文章的呢?
是有意識得想看看文章,還是慣性沒有目標得滑手機打發時間呢? 還記得你上一次靜靜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是什麼時候嗎? 一個人拿著手機或看著電腦的你,是被迫孤獨,或是享受獨處呢? 人們大多不缺乏一個人的時候,獨處的時間, 可是能夠享受獨處,卻相當需要鍛鍊, 如何在孤寂感湧現時克制住打電話給某個人的衝動, 如何為了避免害怕孤單而抓住會讓自己受傷的關係, 其中一個重點是相信自己具備獨處的能力, 相信自己能妥善照顧獨處的自己。 有些人會在獨處時感覺到焦慮不安, 迫切得想做點什麼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購物、吃東西、滑手機、睡覺、找人聊天, 可是你知道嗎,如果我們能在這樣焦慮不安時再給自己一點時間, 告訴自己「沒關係,我只是還不太習慣一個人」, 我們的心會緩緩的靜下來。 我一直覺得,享受獨處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他讓我們有時間去感受這個世界, 用自己的感官去經驗溫度、氣味、觸覺, 讓我們有餘裕去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覺察那些常常被我們當成背景的念頭、畫面、感覺, 慢慢得更知道我們在生活裡在乎的是什麼、想要什麼, 讓我們在物質上、關係上,都過更精簡也更精緻。 那麼,獨處時到底可以做什麼呢? 和大家分享一些我會做的事, 如果我我在家裡,我會視心情或時間為自己準備一杯飲料, 可能是一杯花茶,或者一杯咖啡, 靜靜坐在窗邊,安靜聽著來自外面街道的聲音、看看天空, 有時心底會有一些東西浮現, 可能是某件過去很久的事情,可能是某個以為已經遺忘的人, 也可能是某個我們正在擔心的問題, 這些回憶、想法,可能會像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打上來, 我們只需要輕輕告訴自己, 「原來我還滿在意這件事的」、「看起來我還很想念這個人」, 再洶湧的浪潮,也會在一段時間後悄悄退潮。 有時我會選擇一個人出門, 可能走進書店裡,除了翻閱平常會看的書籍之外, 我也喜歡帶著探險的心情走訪一些陌生的書櫃, 透過閱讀陌生領域的書籍,看見這個世界的廣闊和奇妙。 我也可能一個人去旅行, 不用去遙遠的風景名勝或是人擠人的打卡景點, 而是鑽進家附近一個不曾去過的小鄉鎮, 靜靜地看看那裡的街道、建築、往來的人車, 享受一點新奇、冒險的感覺。 閱讀到這裡,不曉得你對自己的獨處時光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準備好享受一下一個人的獨處時光了嗎? 也許是時候放下手機,關上電腦螢幕, 來一趟內在的寧靜旅程了。 #獨處的能力 #內在力量 #高雄心理諮商 文/鍾維庭心理師 「要跟孩子說,媽媽生病了嗎?」
「擔心孩子胡思亂想,是不是不要說比較好?」 「如果大人自己情緒潰堤了,該怎麼辦?」 家中成員若罹患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孩子一定會在過程中,感覺到周遭的變化,包括家人的情緒、家中氣氛、作息時間、家庭分工改變等,如果不誠實地告知,孩子獨自臆測加上想像力,反而會更害怕不安及感覺被孤立.甚至有可能自責是否哪裡做不好,才會被造成這些改變。 以下是跟孩子談疾病的原則和技巧: 1. 明確告訴孩子發生什麼事情、解釋接下來可能遇到的狀況.詢問孩子得知這件事情後,有什麼感覺和想法? 2. 不要刻意壓抑情緒,當大人能夠開放且自在的流露心情,孩子也越能好好的表達感受,接納情緒。 3. 生活可能會歷經震盪,變的跟生病前不一樣,但仍能用其他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即使發生這些事,對他的愛和關心不會改變。 4. 讓孩子有機會為家裡做些事情,如:寫小卡片或做禮物鼓勵生病的家人;依照孩子能夠負擔的程度,給予小任務,讓他們感到自己有能力幫忙。 這段期間,孩子可能會有直接性的情緒表達,也可能用忽視、否認、轉移的方式,將感覺深埋心底;亦或者透過具破壞性的不合宜舉動,表達內在害怕不安、混亂、生氣等感受。 面對孩子這些言行,大人不要急著用責備、勸導、講道理等方式來做回應,先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引導他們慢慢把情緒和想法表達出來。 傾聽和陪伴很重要,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面對生活中的重大改變,更要放慢腳步,理解每個人面對困境的方式和步調不同,尊重彼此的心理空間,越是艱難的挑戰,越是要彼此支持、相互陪伴度過。 #疾病適應 #溝通技巧 #高雄心理諮商 文/吳宣瑩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