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跟孩子說,媽媽生病了嗎?」
「擔心孩子胡思亂想,是不是不要說比較好?」 「如果大人自己情緒潰堤了,該怎麼辦?」 家中成員若罹患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孩子一定會在過程中,感覺到周遭的變化,包括家人的情緒、家中氣氛、作息時間、家庭分工改變等,如果不誠實地告知,孩子獨自臆測加上想像力,反而會更害怕不安及感覺被孤立.甚至有可能自責是否哪裡做不好,才會被造成這些改變。 以下是跟孩子談疾病的原則和技巧: 1. 明確告訴孩子發生什麼事情、解釋接下來可能遇到的狀況.詢問孩子得知這件事情後,有什麼感覺和想法? 2. 不要刻意壓抑情緒,當大人能夠開放且自在的流露心情,孩子也越能好好的表達感受,接納情緒。 3. 生活可能會歷經震盪,變的跟生病前不一樣,但仍能用其他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即使發生這些事,對他的愛和關心不會改變。 4. 讓孩子有機會為家裡做些事情,如:寫小卡片或做禮物鼓勵生病的家人;依照孩子能夠負擔的程度,給予小任務,讓他們感到自己有能力幫忙。 這段期間,孩子可能會有直接性的情緒表達,也可能用忽視、否認、轉移的方式,將感覺深埋心底;亦或者透過具破壞性的不合宜舉動,表達內在害怕不安、混亂、生氣等感受。 面對孩子這些言行,大人不要急著用責備、勸導、講道理等方式來做回應,先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引導他們慢慢把情緒和想法表達出來。 傾聽和陪伴很重要,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面對生活中的重大改變,更要放慢腳步,理解每個人面對困境的方式和步調不同,尊重彼此的心理空間,越是艱難的挑戰,越是要彼此支持、相互陪伴度過。 #疾病適應 #溝通技巧 #高雄心理諮商 文/吳宣瑩心理師 想像某天一如往常地開在筆直的道路上,朝著規劃中的路線前進著,突然間路面崩塌,落石砸下,不得不將行駛中的車子停下。
面對滿目瘡痍的路面,預期的路線行不通了,車子受損需要維修才能上路,車上可能還有其他家人需要安頓.當下或許會不知所措、驚嚇擔憂、難過無助、憤怒不解... 生活發生重大變故,就如同這樣的情節.得知罹患重大疾病的那一刻也是如此。 重大變動造成生活失序,失控產生恐懼,未知帶來焦慮無助,複雜情緒層層積壓,形成巨大的壓力,使內在失去了平衡,對自我和生命產生疑問。 被診斷嚴重疾病(如癌症)時,心理可能會經歷幾個階段: 1. 否認:對診斷結果感到震驚、懷疑,難以接受事實,可能是哪裡搞錯了?不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2. 憤怒:心中充滿委屈、怨恨、焦慮等情緒,有可能將怒氣投射到家人、朋友、甚至醫護人員身上。 3. 討價還價:不斷尋求不同醫師的意見,期待有不一樣的答案;或藉由宗教力量、求神問卜等方式,祈求無形力量的幫助。 4. 沮喪:確認生病事實後,覺得悲觀、失望、無助,甚而食慾不振、失眠、對任何事物提不起興趣、找不到生活目標和意義等。 5. 接受:情緒較平穩,可以理性地接受事實,準備好接受各種治療,與疾病長期抗戰。 了解這些心理階段,幫助自己檢視目前的狀態,找尋因應的方法,如:向信任的親友訴說心情,找到紓解情緒的出口;多與專業人員溝通,積極參與治療計畫;尋求病友團體或相關民間團體等資源,獲得醫療資訊和病友互相支持.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用自己的步調走過這些歷程。 「罹病」絕對是生命重大事件,任何人都需要一段自我調適的歷程,但如果負面情緒持續太久,影響的範圍變大,像是食慾減退、失眠、嚴重退縮、拒絕治療等,建議就要尋求專業協助,改善心理 狀況,讓身心獲得安頓。 請記住,生病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任何人的錯。 身體發出警訊,是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調整生活方式,看見身體的需要,好好善待它,同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中的優先順序,在生活中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疾病適應 #疾病心理歷程 #心理調適 #高雄心理諮商 文/吳宣瑩心理師 (以下內容綜合數則臨床案例並且經過編修,非單一特定案例之經驗)
小沛透過減重手術,瘦了四十公斤,變瘦的她,花更多時間在外型打扮,現在的小沛,外型是個亮眼又纖細的熟女。 小沛說著令她困擾的心事:「我一天要量四次體重,每次站上體重機都好焦慮,整天都在想體重是否有再降一點? 還是又上升了? 明明都只吃一點,但吃完後就會吐,覺得食物都卡住下不去,腸胃檢查都說沒問題,醫師也說減重手術已經一年了,這樣的食量是不會有問題的」小沛邊說,手緊握著拳、抿著嘴,神情焦慮,只要談到體 重和吃東西話題,就不由自主緊繃起來。 小沛是單親媽媽,只有親近友人知道她有三歲兒子,小沛有過一段自稱很不堪的戀情,小沛用「恥辱」來形容陷入這段感情的自己,當小沛決定自己生養寶寶時,迎接嶄新未來的期待心情,看似撫平了情感創傷,但生產後小沛再度受到打擊,寶寶被診斷罹患罕見疾病,終其一生都要復健與治療…。 原來,小沛與食物、體重的糾結,來自於這幾年經歷的各種創傷性事件,從未真正的面對與解決心理的結,食物成為用來麻痺自我的工具,藉由「吃」來調節痛苦的情緒。 感情創傷動搖小沛的自我價值感,將失敗歸因於自己,「我不值得被愛」、「我不夠好才遇到這種爛人」,為了掩蓋內在自我否定的聲音,小沛轉而把心力放在外在條件的追求上.孩子的先天疾病,打擊小沛對未來美好的想像,也衍伸對男方更多的憎恨、對自己的厭惡,以及對擁有孩子的矛盾感,小沛心情越來越糾結;伴隨生活與經濟壓力,讓她難以喘息。 小沛自此之後,展開多年與體重、食物的糾纏,產後一個月內瘦了十多公斤,但接下來兩年間,小沛胖了三十多公斤,控制不了的口欲,無論怎麼吃都無法飽足的感覺,減重手術讓小沛瘦回標準體重,但卻也生活在「數字焦慮」中,對食物的口欲依然強烈,但進食後每每吐出來.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但內心早卻是千瘡百孔,「吃東西」不能治好我們的情緒狀態,「減重」不會就此改變對自己的感覺和看法,即使減了很多體重,得到讚美,但許多人往往仍用以前的方式對待自己,還是無法喜歡自己.若沒有穩定的自我接納作根基,因著自卑和羞恥心態而追求外表與體態,得到的是短暫的認同感和勝利感,但內在匱乏並未解除,瘦再多也無法彌補內在的不滿足,當陷入對外表體型的長期自我監控,執著在某種難以達到的理想狀態,排山倒海的焦慮感終將吞噬我們。 除了吃下食物,你還吃進什麼?飲食和減重背後的渴求是什麼?與食物的關係失衡,來自於沒有覺察的情緒性進食、對體重和體型的深沉恐懼,以及各種自我限制帶來的惡性循環。 從「吃」開始,練習傾聽內在聲音,好好面對感受而非逃避,覺察身體真正的需求,試著與自己的身體建立友好關係,找一個方式好好照顧自己,感謝身體為自身所承受的一切。花點時間了解自己對體重的信念,檢視關於外貌體型、食物與減重所反應的心理情緒狀態,一一探討面對,從「心」認識自己,與食物和解。 #自我形象 #減重心理 #自我接納 文/吳宣瑩心理師 睡前想著工作的事情,翻來覆去難以入睡;
早上匆匆抓起一塊麵包往嘴裡塞,趕著出門. 忙到下午,拿起公司櫥櫃的泡麵和餅乾果腹; 加班到晚上,先煮杯咖啡提提神; 離開辦公室已經八九點了,一天的疲勞感湧上, 想著:「忙了一天,要好好犒賞自己才是!」 走進吃到飽火鍋店,邊吃腦袋仍不停運轉著: 「企劃案還要修改,今天又不用睡了。」 「拜訪客戶的資料還沒整理好,天啊!」 「何時有空回家幫忙粉刷牆壁,怎麼辦,媽媽在催了。」 越想越煩,餐食越拿越多,碗盤越疊越高。 以上場景是否似曾相似? 餓的時候沒時間吃,對飢餓的感覺越來越麻木; 有時候不餓,卻突然很想吃東西; 餓過頭後,覺得應該要好好補償自己因此大吃。 經常一口接一口機械式的將食物送進嘴裡,越吃越多。 覺察進食習慣,是否有以下情形: 不餓時仍想吃 沒辦法控制想吃的慾望 只要開始吃就停不下來 吃東西可以忘卻煩惱,調節負面情緒 食物讓人有安全感 一有壓力就想吃東西 常常不知不覺吃得很撐 對食物感到無法控制和無能為力。 常用食物來獎勵自己 進食後感到罪惡感 試著透過「正念飲食」練習專注力,讓吃飯成為一種「有意識」的行為。 1. 進食前問問自己為什麼想吃東西,是否真的餓了。 2. 放慢進食速度,每一口仔細咀嚼。 3. 用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專注品嘗眼前食物 4. 斷絕干擾,專心地吃。 5. 感覺飽了就不再吃。 幫助自己有意識地進食,感受身體的飢餓和飽足程度,減緩暴飲暴食和情緒性進食,提升飲食品質、減輕壓力,創造與食物的健康新關係。 #正念飲食 #情緒性進食 #飲食控制 #飲食心理 文/吳宣瑩 諮商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