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諮商室裡聽到有人問「我是不是太沒有自信?」、「怎麼樣可以有自信?」
面對這個問題,我想先問的是「你覺得怎麼樣算是有自信?」 有人會提到「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接著再告訴我「可是我不覺得我做得到/不覺得自己有能力/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值得肯定」 在真的開始討論如何提升自信之前,我都會先分享我心中對自信的定義,我認為的自信是「我不確定我能不能做得很好,但我仍願意去嘗試,我相信自己能面對失敗,也相信即使沒有做好,我仍然有價值」。 在我的經驗裡,這樣的自信才是能讓我們勇於面對挑戰,並能對自己有毫不動搖的的自我肯定的來源。像是我知道我的運動細胞不好,但我仍會去嘗試各種體育活動,不會因為自己學得比較慢就覺得自己很差勁,也不會因為自己在比賽時輸了就覺得很羞愧。 又或是我第一次擔任演講的講師時,我沒有把握自己可以講得很好,但我仍認真準備,在台上盡力發揮,接受所有好的與壞的評價,不會因為這樣覺得自己能力很糟,也不會因此覺得自己永遠做不好這件事,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反覆的練習和修改慢慢變好。 在這樣的前提下,下一個要思考的事情是,「你渴望自己能夠以什麼為傲?而什麼又是不那麼重要的?」 不知道自己現在的優點沒有關係,但我們可以想想,如果我想要自己有一些優點,我想要什麼? 也許我希望自己是一個待人溫暖、寬容、有智慧的人,而我可能覺得幽默感、頭腦機靈不是我很在乎的特質,於是我會試著透過很多不同的練習去慢慢成為我想成為的樣子,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人批評我的幽默感不足、反應太慢,我就不會因此太在意,畢竟那些特質不是我自己看重的。 所以,想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對自己不是那麼重要? 也是幫助我們在執行生活中各種任務與計畫時,能夠自己去評價自己,「我是否做到自己期待的樣子?」以及面對他人的評價,「他所評價的是否是我在意的?」也都會影響我們對自己是表現是否能有自信。 那如果我沒有做到我對自己的期許,也讓別人不滿意呢? 即使如此,也沒有關係,我們的「自信」,還需要包括「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失敗和錯誤」,所以就算沒有達到自己期許,也許也讓別人失望,我們仍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隨之而來的挫敗感,也相信在一件事情上失敗不表示自己的一切都是糟糕的。 不用期待自己永遠相信自己什麼都做得到,不用要求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我們只需要相信自己會努力,能夠承受失敗,知道自己對自己的期待,就能夠慢慢長出自信,而這份自信,不是在成功的時候發揮作用的,是在我們遇到困難、遭遇失敗時,能給我們力量的一種信念。 如果你因為自信不足而感到困擾,看完了文章或是其他的書籍,嘗試了很多方法,仍然難以改善這個狀況,也許可以嘗試接受心理諮商,透過心理師的引導,一起釐清癥結點,共同找到對自己感到欣賞、在困難中感到踏實的能力。 文/鍾維庭 諮商心理師 你常覺得情緒來時排山倒海,好像要吞沒自己,感覺失去控制、無能為力嗎?
提起情緒調節,直覺得想到壓抑、控制,或是沒有想法嗎? 情緒是人類每天日常生活中都會反覆不斷經驗到的一種身心反應,不論我們是否患有某種心理疾患, 或是遭遇某些挫折、困難,甚至是創傷,能夠擁有調節情緒的能力,能妥善地與自己的情緒相處, 都是讓生活能重新安頓下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因此,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情緒調節的第一步-辨識情緒。 我在諮商過程中,常在個案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之後,詢問他們「你那時候的感覺是什麼?」, 有些人會說「不好」、「不爽」、「不開心」,或者是「很好」、「還不錯」、「開心」, 所有複雜糾結的情緒經驗就被化約為簡單相對的兩種,也因為情緒的複雜性被簡化了, 所以人們在表達情緒時方式也變得很單一, 像是遇到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就大聲說話、罵人,甚至打人、摔東西, 覺得自己很生氣,或是大哭、傷害自己,覺得自己很無助, 這些情緒有可能都是存在的,但也有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我曾經有過一些機會陪伴這樣的人去釐清他們的情緒,那些生氣破口大罵的人真正的感覺其實可能是丟臉, 那些無助大哭的人可能是覺得委屈。當我們能更精確地為我們的情緒命名,會有奇妙的效果, 當我們看懂了我們的情緒、聽見心底真實的聲音,我們就有機會用更適切的方式做出情緒反應, 甚至影響我們後續的問題解決策略。 如果你對辨識情緒有興趣,可以上網查詢「情緒詞彙」,回頭想想自己常經驗到的情緒是什麼?什麼時候會經驗到他們?什麼情緒很少出現?為什麼? 也歡迎大家尋求諮商的協助,在心理師的陪伴下一起認識自己的情緒喔! 那麼,關於情緒調節的小技巧,請大家期待未來更多的文章喔! 文/鍾維庭心理師 你總是覺得自己沒有毅力嗎?明明想要改變,卻總是半途而廢,久了之後就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毅力的人,
即使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想到自己可能又是半途而廢,連開始都不敢了…。 你知道嗎,毅力其實是一種技巧,牽涉到一系列自我覺察的過程, 我們之所以會沒有毅力,不是因為自己很差勁,只是我們沒有掌握「毅力」這項技巧。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讓自己更有毅力。 首先,在你決定要做一些改變,嘗試養成一個新的習慣前,先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多花一些時間念英文、養成運動的習慣、培養烹飪的能力… 但是,設定這些目標是為什麼呢?是這個社會的氛圍、旁人的期待,讓你覺得你應該這麼做嗎? 你能不能找到這些目標對你個人的意義?確保你設定的目標是來自於自己的渴望,而不是旁人的期待, 你才會更願意去面改變歷程中種種的困難。 接著,我們需要面對挫折的技巧。 不論是養成新的習慣、學習新的事物,過程都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 你是否習慣在遇到困難時就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克服,對自己沒有信心, 不認為自己能找到方法去解決問題,於是就直接放棄了呢? 你之所以半途而廢,究竟是因為你真得沒有能力,還是你「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呢? 影響你是否能克服挫折的,有時候不是真實的能力, 而是你對自己的看法,當你相信自己做得到時,即使遭遇了困難和挫折, 你仍會有勇氣去尋求協助、找到方法,讓自己去嘗試、挑戰。你常覺得自己沒有毅力嗎? 要不要試著重新檢視自己的目標,並且對自己多一些信心,也許你會發現你比自己想像中更有能耐喔! 文/鍾維庭 心理師 最近在諮商室裡見了一個失親的個案,在陪伴他的過程裡,我反覆思考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面對失落與悲傷,暫時性的想法是,我想我們可以與失落同行。
失落其實是我們在人生很早期就會面對的課題,可能是孩童時期弄壞一個心愛的玩具,和一個玩伴絕交、失戀,慢慢的,我們可能會經驗到寵物的死亡,至親好友的離世。 我們在這些經驗裡感覺到心痛、天崩地裂,可能好長一段時間,我們有時候很麻木,有時候崩潰,不知道這個歷程到底會有多長,不知道思念的盡頭在哪裡,然後會有很多人勸我們要放下,要往前走。 可是放下好難,好痛。 我自己的經驗是, 放不下的,就帶在心裡吧! 如果你正在經驗失落,不論你失去什麼,都不用逼自己快點放下或好起來,曾經的摯愛,值得我們紮實的用很多時間去哀悼, 可以重複的哭,可以有無盡的思念,可以每天都希望他還在, 可以好好陪著自己的失落,耐心傾聽自己的思念, 不再催促自己「好起來」以後,也許我們就會發現, 其實我們可以帶著失落,回到自己的生命裡前行,回到我們和其他人的關係裡,回到我們的職場,回到我們的每一個角色裡,回到自己的生命裡,時間會把失落和思念釀成不同的味道。 或許有些人事物,我們一生都不會放下,那份失落會化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成就生命不同的層次。 願所有失落和傷痛都能被溫柔接納 文/鍾維庭心理師 最近我閱讀了周慕姿心理師前一陣子的著作《過度努力》,
一則一則鮮明的故事, 也讓我想起許多曾出現在我的諮商室裡的身影, 並開始對於「努力」這件事做了更多思考。 其實,我的諮商室裡,多數的人都很努力, 努力想改善自己的情緒、人際關係、學習表現等等, 但大家如此努力的動機,有時候會有些不同, 而這不同,會影響到我們在努力時所經驗到的感受, 還有我們如何經驗努力的結果。 我常看到一種「因為現在的我很不好,所以我應該努力改變」, 這種努力常伴隨著很強烈的焦慮, 對這些人來說,努力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 失敗了就會維持很爛、很糟糕、不被喜愛或接納的狀態, 驅使這些人努力的真正動機,是恐懼。 另一種努力是「我現在很好,但我想要看看能不能更好」, 這種努力帶有比較多對於正向改變的期待、興奮, 對這些人來說,努力的結果可以不完美, 重要的努力的過程、嘗試過的經驗, 畢竟,現在的自己就已經不錯了, 驅使這些人努力的真正動機,是憧憬。 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 我相信一定也在生活裡有著一些努力, 可是你努力的動機是什麼呢? 在試著讓自己更好之前,能不能先練習肯定、接納現在的自己, 即使現在的自己並不完美、會有缺點, 但,這都是我們一路來努力的結果,值得被看見和珍惜, 在這樣的前提下, 我們會有勇氣面對努力的結果,也才有持續努力的勇氣。 文/鍾維庭心理師 台灣進入新冠肺炎三級緊戒已經兩個月了,這兩個月,不曉得螢幕前的你們還好嗎?
每天面對起起伏伏的確診數字、死亡人數,新聞播報著那些行業的經營受到巨大的影響,全球經濟如何陷入低迷,甚至你的工作可能就是受到衝擊的其中之一,你是否也覺得焦慮不安? 因應三級警戒,許多人開始在家工作,休息時間不再能出外散心、和家人朋友相聚,長時間待在家裡,極少的社交接觸和降低的活動量是否讓你覺得悶悶的?這裡跟大家分享幾個防疫期間的安心小技巧,讓我們一起安心待在家裡,同時維護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適度接收疫情相關資訊:每天給自已一點固定的時間,適度關心疫情的消息及政府的相關宣導以配合防疫措施,但是不要花太多時間反覆瀏覽新聞上的相關報導,或是一些難以分辨真偽的網路轉傳消息,以免過度暴露在這些令人不安和困惑的訊息裡,造成自身的緊張和焦慮。 生活保持規律:許多人在疫情前有固定上健身房、假日出外踏青的習慣,平日也會配合上下班時間而早睡早起及吃三餐,在居家防疫的期間因為足不出戶而作息變得比較混亂,像是晚睡晚起、三餐不規則、活動量降低,因為無處可去而花很長的時間賴床、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時間久了會讓人變得比較沒有精神,甚至情緒都跟著低落起來,在這段時間維持比較有結構的生活,在固定的時間飲食、睡眠,即使不能出門,也可以跟著網路上的影片做些運動,在自家的陽台或窗邊曬曬太陽、吹吹風,看起來相當平凡的小事,也能幫助我們放鬆心情、穩定情緒。 培養在家可以進行的休閒興趣:待在家裡的時間長了,沒有事情可做的無聊感可能讓人心情相當煩悶,嘗試著發展一些不用出門也能做的休閒興趣,烹飪、畫畫、運動、閱讀等等,讓自己的生活有些重心,不只可以趕走無聊,同時也能在這段時間感覺到自己有所成長與不同喔! 提升自我覺察:這段時間,每個人可能因為不同的因素而有許多情緒,你可能擔心染疫而變得緊張不安,也可能因為長時間和家人、伴侶待在一起而有比以往更多的衝突,或是你的經濟因為疫情的關係受到影響,每天花一點時間和自己的內在相處,關注自己一天下來的想法、感受,了解自己的狀態,即便大環境的客觀現實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樣對自身的了解也有助於我們找到與自己和平相處的方式,進而緩解一部分的情緒。 以上是我在疫情期間推薦大家可以嘗試的安心配方, 歡迎大家試試看! 文/鍾維庭心理師 前一陣子我興起了假日要早起的念頭,
希望更妥善利用假日的時間, 成功了一天之後,馬上破功, 某個週六,我醒來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 你可能也有一些類似的經驗, 尤其在聽了一場勵志的演講, 或者看了一篇充滿啟發的文章後, 我們常興致勃勃得想在生活裡做出一些改變, 但是改變其實很不容易。 偶爾會有人告訴我, 他明明知道改變對自己比較好, 也知道了改變的做法, 但就是做不到, 挫折的語氣背後還有許多對自己的責備, 對於改變失去信心。 有時候我們會忘記,改變需要過程, 而過程需要時間, 改變的過程裡,有時候做得到,有時候做不到, 都是正常的。 回到那個我睡晚了的星期六, 我醒來後的第一個念頭其實也有一些自責, 覺得自己有點懶散和怠惰, 第二個念頭則告訴自己, 沒關係,下次再試試看就好,今天剩下的時間還是可以好好把握。 是第二個念頭幫助我保留了未來再次嘗試早起的想法, 也是第二的念頭替我找回一個美好的星期六,而沒有被無邊無際的無能感給淹沒。 當你想在生活當中做一些改變, 可能是養成運動的習慣、培養閱讀的習慣、學習一項新技能, 可能想戒菸、戒酒、戒含糖飲料, 可能想改善自己急躁的個性、易怒的脾氣, 不論你想改變什麼,別忘了保留一點時間給過程, 理解自己會在過程裡進進退退, 接納自己有時候做不到、破戒破功, 「沒關係,下次再試試看」這句話可以幫助我們在挫折時保留繼續嘗試的勇氣, 而繼續嘗試的勇氣會讓我們離成功的改變更近一點點。 只要我們嘗試的次數多過失敗的次數,改變就發生了。 #改變的歷程 #嘗試的勇氣 #接納自己 #高雄心理諮商 文/鍾維庭心理師 你的腦袋時時有個小劇場演個不停嗎?
常常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常常糾結著自己剛剛說過的話, 旁邊的人稍有不對勁,就開始檢討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總是擔心自己表現不好、做事失敗, 焦慮不安的感覺如影隨形, 而越擔心,就越難好好和人互動,表現自己, 想太多的狀況開啟了自我懷疑和引發挫敗的循環, 在這個循環裡的你,應該很累了。 試著了解自己真正的不安, 同時相信,即使最壞的事情真的發生, 你也有能力應對; 放下一定要被每個人喜歡的執著, 試著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盡力去做了自己要做的事之後, 不要強求成功,對結果保持好奇; 最重要的,對自己溫柔一點, 在挫折發生時用了解取代苛責; 希望這些小小心法能幫助你安頓腦袋裡的小劇場, 在想太多的圈圈裡找到一個可以暫停的點, 休息一下。 #暫停一下 #自我安頓 #減緩焦慮 #高雄心理諮商 文/鍾維庭心理師 現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是怎麼看見這篇文章的呢?
是有意識得想看看文章,還是慣性沒有目標得滑手機打發時間呢? 還記得你上一次靜靜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是什麼時候嗎? 一個人拿著手機或看著電腦的你,是被迫孤獨,或是享受獨處呢? 人們大多不缺乏一個人的時候,獨處的時間, 可是能夠享受獨處,卻相當需要鍛鍊, 如何在孤寂感湧現時克制住打電話給某個人的衝動, 如何為了避免害怕孤單而抓住會讓自己受傷的關係, 其中一個重點是相信自己具備獨處的能力, 相信自己能妥善照顧獨處的自己。 有些人會在獨處時感覺到焦慮不安, 迫切得想做點什麼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購物、吃東西、滑手機、睡覺、找人聊天, 可是你知道嗎,如果我們能在這樣焦慮不安時再給自己一點時間, 告訴自己「沒關係,我只是還不太習慣一個人」, 我們的心會緩緩的靜下來。 我一直覺得,享受獨處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他讓我們有時間去感受這個世界, 用自己的感官去經驗溫度、氣味、觸覺, 讓我們有餘裕去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覺察那些常常被我們當成背景的念頭、畫面、感覺, 慢慢得更知道我們在生活裡在乎的是什麼、想要什麼, 讓我們在物質上、關係上,都過更精簡也更精緻。 那麼,獨處時到底可以做什麼呢? 和大家分享一些我會做的事, 如果我我在家裡,我會視心情或時間為自己準備一杯飲料, 可能是一杯花茶,或者一杯咖啡, 靜靜坐在窗邊,安靜聽著來自外面街道的聲音、看看天空, 有時心底會有一些東西浮現, 可能是某件過去很久的事情,可能是某個以為已經遺忘的人, 也可能是某個我們正在擔心的問題, 這些回憶、想法,可能會像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打上來, 我們只需要輕輕告訴自己, 「原來我還滿在意這件事的」、「看起來我還很想念這個人」, 再洶湧的浪潮,也會在一段時間後悄悄退潮。 有時我會選擇一個人出門, 可能走進書店裡,除了翻閱平常會看的書籍之外, 我也喜歡帶著探險的心情走訪一些陌生的書櫃, 透過閱讀陌生領域的書籍,看見這個世界的廣闊和奇妙。 我也可能一個人去旅行, 不用去遙遠的風景名勝或是人擠人的打卡景點, 而是鑽進家附近一個不曾去過的小鄉鎮, 靜靜地看看那裡的街道、建築、往來的人車, 享受一點新奇、冒險的感覺。 閱讀到這裡,不曉得你對自己的獨處時光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準備好享受一下一個人的獨處時光了嗎? 也許是時候放下手機,關上電腦螢幕, 來一趟內在的寧靜旅程了。 #獨處的能力 #內在力量 #高雄心理諮商 文/鍾維庭心理師 面對諮商室裡總在人際中感覺到焦慮的人們,我常常會問這句話。
聽著個案細數著自己面對陌生人、朋友、同事,甚至家人時,內心滿滿關於自己可能表現不好的擔憂,背後其實是恐懼自己可能不被喜愛和認同,甚至會被拋棄或討厭,恐懼自己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就成了別人眼中糟糕的人。 想著周圍的人可能因為自己不經意的一個舉動就厭惡自己,這件事想起來真得很恐怖,會讓人在人群裡想要盡可能隱藏自己、不要被注意,但越是躲藏,就越覺得自己和所處的團體格格不入,越覺得孤單和突兀,就越想躲起來。 這個過程形成了一個對社交感到焦慮,進一步社交隔離,並在隔離後對社交更加焦慮的惡性循環。 這個循環往往是在好幾年的時間裡成型的,被困住的人在深陷其中後要踏出改變的第一步真得好難好難,需要很多支持和幫助。在嘗試任何新的社交技巧之前,我會建議先慢慢找回一些對自己的自信,也就是練習著喜歡自己,社交當中遇到挫折幾乎是所有人生當中都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可是穩定的自信心就像一個堅強的後盾,能夠幫助我們在遭遇他人的拒絕或批評時能更客觀看待這些事情,不會全然的否定自己,甚至能將這些挫折經驗轉變成成長的力量。 那麼,如果你在社交情境中總是感覺到不自在,常常害怕自己不被喜愛獲認同,在人群當中總想躲起來,不妨問問自己這個問題,「你喜歡自己嗎」,好好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那些你所害怕,別人可能會厭惡你的事情,也許反映了你心中對自己的厭惡,那些你所憂慮,別人可能會不接納你的地方,或許也是你自己對自己的不接納。 如果你覺得自己某些缺點改一改會更好,這個覺察很棒,那麼就著手開始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己會更愛的人,如果你發現自己其實有很多不錯的地方,這個發現也很好,更別吝嗇好好肯定自己。如果你發現想這些問題讓你的頭腦快炸開了,不妨找個你信任的人聊聊,聽聽他們的看法,或是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一起梳理腦海中打結的毛線球, 讓你找回自信,降低焦慮的路上不那麼孤單。 #社交焦慮 #自我表現 #你喜歡自己嗎 #高雄心理諮商 文/鍾維庭心理師 我今天有一個演講的工作,
即使已經花了很長的時間, 做了我能做的準備, 演講開始的前幾天, 我的內心仍然一直很忐忑, 擔心自己會不會搞砸, 當我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時, 我才發現, 我有多害怕聽眾可能會不喜歡我, 可能不認同所說的話, 可能會覺得我很無趣, 內心裡滿滿的對於自己能力的懷疑, 還有對於不被喜愛的恐懼, 讓我在準備的過程中很難回到我所懂的、我會的事情上面, 好好傳遞我想表達的。 看清了自己的焦慮後, 我深吸了一口氣, 暫停準備的工作, 問了自己,在這次的演講裡,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想清楚後,我放下渴望被喜歡和被肯定的執念, 專注於我想呈現的重點,以及我能夠做的努力, 結果,今天的演講,我覺得還不錯。 是否有一些時候, 你也要這樣的困擾, 常常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 害怕無法被他人喜愛, 因此在很多需要專注和發揮能力時感覺到焦慮, 結果反而無法真正展現自己, 更讓自己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 陷入了低自信的循環裡。 如果你也常為了表現焦慮而苦, 不妨試試看我的方法, 練習著暫停原本的思考循環, 想想自己在這個任務上真正想要做到的是什麼, 接著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落實自己的想法上面, 或許你也會發現,你可以做的不錯。 #表現焦慮 #焦慮情緒 #高雄心理諮商 文/鍾維庭心理師 家有青少年的您,是否曾經想過, 孩子眼中的爸爸媽媽像什麼? 孩子到了青少年階段, 會開始嘗試著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什麼樣的能力、會不會被喜歡、能不能自己做主, 他們踏上人生旅程中有點新鮮又有點危險的一段路, 做為父母,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其實是當他的旅伴, 和他一起討論每條路線的利弊得失, 傾聽他對這段旅程的期待與擔憂, 更重要的是,在孩子面前出現「此路不通」時, 我們能讓孩子信任我們,願意和我們一起討論其他路線, 這樣的孩子會更有安全感、自信心, 即使在人生的路上難免磕磕碰碰, 終究都能找到重新開啟旅程的方法, 有一天當我們不能在陪在孩子身邊時, 他會有能力獨自走下去。 要做到這件事, 我們需要能安頓自己內心的焦慮, 看見孩子是一個與我們不同的獨立個體, 有和我們不同的經驗和想法, 並且能在充滿愛和支持的環境裡做出最符合自己心意的選擇。 文/鍾維庭心理師
〝了解自己的樣子,找到讓這些特質也能發光的方式〞 最近閱讀了一本書「安靜是一種超能力」,作者講述著作為一個內向者,怎麼在這個偏好外向者的世界、職場,發揮自己的專長,找到自己安心立足的方式,是一本從書名開始就深深打中我的書。 - 我從小就是個很害羞,安靜、內向的人,老師、長輩常常提醒我說話要大聲一點、看到人要叫人,我曾經為了我已經叫了人卻沒人聽見,在團體中說話音量太小,上台報告焦慮到結結巴巴,而覺得很困擾,也很自卑,也因為這樣越來越不喜歡參與團體活動,不喜歡在公開場合說話,也不喜歡和陌生人接觸,後來因為工作的需要,我開始練習上台說話,練習在公開場合發表自己的意見,練習主動和陌生人說話。要做到這些事情需要花費很多努力,我會為工作上大約只需要五分鐘的講話寫好草稿,為一兩個小時的演講打好整篇的逐字講稿。一次又一次之後,我發現自己能夠做到這些我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不用去改變自己的個性,也不用假裝外向,而是善用自己身為一個內向者沉著、溫和的特質,搭配上彌補在公開場合容易緊張的事前準備,我也能在工作上、社交上,用自己的樣子找到合適的位子。 - 你身上是不是也有一些主流社會不那麼讚賞,或是在職場上、學校裡看起來不那麼具備優勢的特質? 了解自己的樣子,找到讓這些特質也能發光的方式,我們可以對於做自己這件事感到更自在、更有自信,也可以在工作上,或者人際關係上,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文/鍾維庭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