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諮商室裡聽到有人問「我是不是太沒有自信?」、「怎麼樣可以有自信?」
面對這個問題,我想先問的是「你覺得怎麼樣算是有自信?」 有人會提到「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接著再告訴我「可是我不覺得我做得到/不覺得自己有能力/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值得肯定」 在真的開始討論如何提升自信之前,我都會先分享我心中對自信的定義,我認為的自信是「我不確定我能不能做得很好,但我仍願意去嘗試,我相信自己能面對失敗,也相信即使沒有做好,我仍然有價值」。 在我的經驗裡,這樣的自信才是能讓我們勇於面對挑戰,並能對自己有毫不動搖的的自我肯定的來源。像是我知道我的運動細胞不好,但我仍會去嘗試各種體育活動,不會因為自己學得比較慢就覺得自己很差勁,也不會因為自己在比賽時輸了就覺得很羞愧。 又或是我第一次擔任演講的講師時,我沒有把握自己可以講得很好,但我仍認真準備,在台上盡力發揮,接受所有好的與壞的評價,不會因為這樣覺得自己能力很糟,也不會因此覺得自己永遠做不好這件事,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反覆的練習和修改慢慢變好。 在這樣的前提下,下一個要思考的事情是,「你渴望自己能夠以什麼為傲?而什麼又是不那麼重要的?」 不知道自己現在的優點沒有關係,但我們可以想想,如果我想要自己有一些優點,我想要什麼? 也許我希望自己是一個待人溫暖、寬容、有智慧的人,而我可能覺得幽默感、頭腦機靈不是我很在乎的特質,於是我會試著透過很多不同的練習去慢慢成為我想成為的樣子,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人批評我的幽默感不足、反應太慢,我就不會因此太在意,畢竟那些特質不是我自己看重的。 所以,想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對自己不是那麼重要? 也是幫助我們在執行生活中各種任務與計畫時,能夠自己去評價自己,「我是否做到自己期待的樣子?」以及面對他人的評價,「他所評價的是否是我在意的?」也都會影響我們對自己是表現是否能有自信。 那如果我沒有做到我對自己的期許,也讓別人不滿意呢? 即使如此,也沒有關係,我們的「自信」,還需要包括「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失敗和錯誤」,所以就算沒有達到自己期許,也許也讓別人失望,我們仍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隨之而來的挫敗感,也相信在一件事情上失敗不表示自己的一切都是糟糕的。 不用期待自己永遠相信自己什麼都做得到,不用要求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我們只需要相信自己會努力,能夠承受失敗,知道自己對自己的期待,就能夠慢慢長出自信,而這份自信,不是在成功的時候發揮作用的,是在我們遇到困難、遭遇失敗時,能給我們力量的一種信念。 如果你因為自信不足而感到困擾,看完了文章或是其他的書籍,嘗試了很多方法,仍然難以改善這個狀況,也許可以嘗試接受心理諮商,透過心理師的引導,一起釐清癥結點,共同找到對自己感到欣賞、在困難中感到踏實的能力。 文/鍾維庭 諮商心理師 你常覺得情緒來時排山倒海,好像要吞沒自己,感覺失去控制、無能為力嗎?
提起情緒調節,直覺得想到壓抑、控制,或是沒有想法嗎? 情緒是人類每天日常生活中都會反覆不斷經驗到的一種身心反應,不論我們是否患有某種心理疾患, 或是遭遇某些挫折、困難,甚至是創傷,能夠擁有調節情緒的能力,能妥善地與自己的情緒相處, 都是讓生活能重新安頓下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因此,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情緒調節的第一步-辨識情緒。 我在諮商過程中,常在個案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之後,詢問他們「你那時候的感覺是什麼?」, 有些人會說「不好」、「不爽」、「不開心」,或者是「很好」、「還不錯」、「開心」, 所有複雜糾結的情緒經驗就被化約為簡單相對的兩種,也因為情緒的複雜性被簡化了, 所以人們在表達情緒時方式也變得很單一, 像是遇到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就大聲說話、罵人,甚至打人、摔東西, 覺得自己很生氣,或是大哭、傷害自己,覺得自己很無助, 這些情緒有可能都是存在的,但也有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我曾經有過一些機會陪伴這樣的人去釐清他們的情緒,那些生氣破口大罵的人真正的感覺其實可能是丟臉, 那些無助大哭的人可能是覺得委屈。當我們能更精確地為我們的情緒命名,會有奇妙的效果, 當我們看懂了我們的情緒、聽見心底真實的聲音,我們就有機會用更適切的方式做出情緒反應, 甚至影響我們後續的問題解決策略。 如果你對辨識情緒有興趣,可以上網查詢「情緒詞彙」,回頭想想自己常經驗到的情緒是什麼?什麼時候會經驗到他們?什麼情緒很少出現?為什麼? 也歡迎大家尋求諮商的協助,在心理師的陪伴下一起認識自己的情緒喔! 那麼,關於情緒調節的小技巧,請大家期待未來更多的文章喔! 文/鍾維庭心理師 你總是覺得自己沒有毅力嗎?明明想要改變,卻總是半途而廢,久了之後就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毅力的人,
即使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想到自己可能又是半途而廢,連開始都不敢了…。 你知道嗎,毅力其實是一種技巧,牽涉到一系列自我覺察的過程, 我們之所以會沒有毅力,不是因為自己很差勁,只是我們沒有掌握「毅力」這項技巧。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讓自己更有毅力。 首先,在你決定要做一些改變,嘗試養成一個新的習慣前,先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多花一些時間念英文、養成運動的習慣、培養烹飪的能力… 但是,設定這些目標是為什麼呢?是這個社會的氛圍、旁人的期待,讓你覺得你應該這麼做嗎? 你能不能找到這些目標對你個人的意義?確保你設定的目標是來自於自己的渴望,而不是旁人的期待, 你才會更願意去面改變歷程中種種的困難。 接著,我們需要面對挫折的技巧。 不論是養成新的習慣、學習新的事物,過程都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 你是否習慣在遇到困難時就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克服,對自己沒有信心, 不認為自己能找到方法去解決問題,於是就直接放棄了呢? 你之所以半途而廢,究竟是因為你真得沒有能力,還是你「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呢? 影響你是否能克服挫折的,有時候不是真實的能力, 而是你對自己的看法,當你相信自己做得到時,即使遭遇了困難和挫折, 你仍會有勇氣去尋求協助、找到方法,讓自己去嘗試、挑戰。你常覺得自己沒有毅力嗎? 要不要試著重新檢視自己的目標,並且對自己多一些信心,也許你會發現你比自己想像中更有能耐喔! 文/鍾維庭 心理師 一位少年走入了會談室,一邊玩著手上的球
他說著:這幾天不知道為何,整隻腳都很痠痛,有時半夜還痛醒了 我說:你有想過那可能是「成長痛」嗎? 語畢,他狐疑著看著我, 回說:「成長痛,那是什麼?是我要長大了嗎?成長,怎麼會痛呢?」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 隨著身體骨骼的發育快速,肌肉、神經、肌腱跟不上,這種不同調的發展狀況,而有了「成長痛」。 你還記得你的成長痛嗎? 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有些時候,有了不可承受的「痛」 「痛」,常讓我們陷入不悅的情緒中,想擺脫它的控制,減少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這種身心「不同步」的過程,讓人備感困擾 但仔細回想,「痛」是否也在教會我們什麼? 當我們去碰到了火,才知道什麼叫做「燙」 僅有哭過,才明瞭笑著的「喜悅」 唯有失去關係的痛,方知什麼叫「珍惜」 還記得珍珠的形成嗎? 這並非牡蠣的一部分,而是一種外在雜質的入侵, 牡蠣為了去除這些外來的異物,而自我分泌將這些雜質包覆 生命中的每一個痛,都是內在的珍珠。 成長的過程,必然要經歷這些痛 別忘了,好好檢視自己的每一個痛, 看看這些痛,在我們身上留下些什麼印記 痛,是成長的必然! 好好地珍視這些成長痛,疼惜每一個痛帶給我們的禮物! 文/盧鴻文心理師 最近在諮商室裡見了一個失親的個案,在陪伴他的過程裡,我反覆思考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面對失落與悲傷,暫時性的想法是,我想我們可以與失落同行。
失落其實是我們在人生很早期就會面對的課題,可能是孩童時期弄壞一個心愛的玩具,和一個玩伴絕交、失戀,慢慢的,我們可能會經驗到寵物的死亡,至親好友的離世。 我們在這些經驗裡感覺到心痛、天崩地裂,可能好長一段時間,我們有時候很麻木,有時候崩潰,不知道這個歷程到底會有多長,不知道思念的盡頭在哪裡,然後會有很多人勸我們要放下,要往前走。 可是放下好難,好痛。 我自己的經驗是, 放不下的,就帶在心裡吧! 如果你正在經驗失落,不論你失去什麼,都不用逼自己快點放下或好起來,曾經的摯愛,值得我們紮實的用很多時間去哀悼, 可以重複的哭,可以有無盡的思念,可以每天都希望他還在, 可以好好陪著自己的失落,耐心傾聽自己的思念, 不再催促自己「好起來」以後,也許我們就會發現, 其實我們可以帶著失落,回到自己的生命裡前行,回到我們和其他人的關係裡,回到我們的職場,回到我們的每一個角色裡,回到自己的生命裡,時間會把失落和思念釀成不同的味道。 或許有些人事物,我們一生都不會放下,那份失落會化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成就生命不同的層次。 願所有失落和傷痛都能被溫柔接納 文/鍾維庭心理師 最近我閱讀了周慕姿心理師前一陣子的著作《過度努力》,
一則一則鮮明的故事, 也讓我想起許多曾出現在我的諮商室裡的身影, 並開始對於「努力」這件事做了更多思考。 其實,我的諮商室裡,多數的人都很努力, 努力想改善自己的情緒、人際關係、學習表現等等, 但大家如此努力的動機,有時候會有些不同, 而這不同,會影響到我們在努力時所經驗到的感受, 還有我們如何經驗努力的結果。 我常看到一種「因為現在的我很不好,所以我應該努力改變」, 這種努力常伴隨著很強烈的焦慮, 對這些人來說,努力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 失敗了就會維持很爛、很糟糕、不被喜愛或接納的狀態, 驅使這些人努力的真正動機,是恐懼。 另一種努力是「我現在很好,但我想要看看能不能更好」, 這種努力帶有比較多對於正向改變的期待、興奮, 對這些人來說,努力的結果可以不完美, 重要的努力的過程、嘗試過的經驗, 畢竟,現在的自己就已經不錯了, 驅使這些人努力的真正動機,是憧憬。 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 我相信一定也在生活裡有著一些努力, 可是你努力的動機是什麼呢? 在試著讓自己更好之前,能不能先練習肯定、接納現在的自己, 即使現在的自己並不完美、會有缺點, 但,這都是我們一路來努力的結果,值得被看見和珍惜, 在這樣的前提下, 我們會有勇氣面對努力的結果,也才有持續努力的勇氣。 文/鍾維庭心理師 台灣進入新冠肺炎三級緊戒已經兩個月了,這兩個月,不曉得螢幕前的你們還好嗎?
每天面對起起伏伏的確診數字、死亡人數,新聞播報著那些行業的經營受到巨大的影響,全球經濟如何陷入低迷,甚至你的工作可能就是受到衝擊的其中之一,你是否也覺得焦慮不安? 因應三級警戒,許多人開始在家工作,休息時間不再能出外散心、和家人朋友相聚,長時間待在家裡,極少的社交接觸和降低的活動量是否讓你覺得悶悶的?這裡跟大家分享幾個防疫期間的安心小技巧,讓我們一起安心待在家裡,同時維護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適度接收疫情相關資訊:每天給自已一點固定的時間,適度關心疫情的消息及政府的相關宣導以配合防疫措施,但是不要花太多時間反覆瀏覽新聞上的相關報導,或是一些難以分辨真偽的網路轉傳消息,以免過度暴露在這些令人不安和困惑的訊息裡,造成自身的緊張和焦慮。 生活保持規律:許多人在疫情前有固定上健身房、假日出外踏青的習慣,平日也會配合上下班時間而早睡早起及吃三餐,在居家防疫的期間因為足不出戶而作息變得比較混亂,像是晚睡晚起、三餐不規則、活動量降低,因為無處可去而花很長的時間賴床、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時間久了會讓人變得比較沒有精神,甚至情緒都跟著低落起來,在這段時間維持比較有結構的生活,在固定的時間飲食、睡眠,即使不能出門,也可以跟著網路上的影片做些運動,在自家的陽台或窗邊曬曬太陽、吹吹風,看起來相當平凡的小事,也能幫助我們放鬆心情、穩定情緒。 培養在家可以進行的休閒興趣:待在家裡的時間長了,沒有事情可做的無聊感可能讓人心情相當煩悶,嘗試著發展一些不用出門也能做的休閒興趣,烹飪、畫畫、運動、閱讀等等,讓自己的生活有些重心,不只可以趕走無聊,同時也能在這段時間感覺到自己有所成長與不同喔! 提升自我覺察:這段時間,每個人可能因為不同的因素而有許多情緒,你可能擔心染疫而變得緊張不安,也可能因為長時間和家人、伴侶待在一起而有比以往更多的衝突,或是你的經濟因為疫情的關係受到影響,每天花一點時間和自己的內在相處,關注自己一天下來的想法、感受,了解自己的狀態,即便大環境的客觀現實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樣對自身的了解也有助於我們找到與自己和平相處的方式,進而緩解一部分的情緒。 以上是我在疫情期間推薦大家可以嘗試的安心配方, 歡迎大家試試看! 文/鍾維庭心理師 前一陣子我興起了假日要早起的念頭,
希望更妥善利用假日的時間, 成功了一天之後,馬上破功, 某個週六,我醒來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 你可能也有一些類似的經驗, 尤其在聽了一場勵志的演講, 或者看了一篇充滿啟發的文章後, 我們常興致勃勃得想在生活裡做出一些改變, 但是改變其實很不容易。 偶爾會有人告訴我, 他明明知道改變對自己比較好, 也知道了改變的做法, 但就是做不到, 挫折的語氣背後還有許多對自己的責備, 對於改變失去信心。 有時候我們會忘記,改變需要過程, 而過程需要時間, 改變的過程裡,有時候做得到,有時候做不到, 都是正常的。 回到那個我睡晚了的星期六, 我醒來後的第一個念頭其實也有一些自責, 覺得自己有點懶散和怠惰, 第二個念頭則告訴自己, 沒關係,下次再試試看就好,今天剩下的時間還是可以好好把握。 是第二個念頭幫助我保留了未來再次嘗試早起的想法, 也是第二的念頭替我找回一個美好的星期六,而沒有被無邊無際的無能感給淹沒。 當你想在生活當中做一些改變, 可能是養成運動的習慣、培養閱讀的習慣、學習一項新技能, 可能想戒菸、戒酒、戒含糖飲料, 可能想改善自己急躁的個性、易怒的脾氣, 不論你想改變什麼,別忘了保留一點時間給過程, 理解自己會在過程裡進進退退, 接納自己有時候做不到、破戒破功, 「沒關係,下次再試試看」這句話可以幫助我們在挫折時保留繼續嘗試的勇氣, 而繼續嘗試的勇氣會讓我們離成功的改變更近一點點。 只要我們嘗試的次數多過失敗的次數,改變就發生了。 #改變的歷程 #嘗試的勇氣 #接納自己 #高雄心理諮商 文/鍾維庭心理師 你的腦袋時時有個小劇場演個不停嗎?
常常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常常糾結著自己剛剛說過的話, 旁邊的人稍有不對勁,就開始檢討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總是擔心自己表現不好、做事失敗, 焦慮不安的感覺如影隨形, 而越擔心,就越難好好和人互動,表現自己, 想太多的狀況開啟了自我懷疑和引發挫敗的循環, 在這個循環裡的你,應該很累了。 試著了解自己真正的不安, 同時相信,即使最壞的事情真的發生, 你也有能力應對; 放下一定要被每個人喜歡的執著, 試著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盡力去做了自己要做的事之後, 不要強求成功,對結果保持好奇; 最重要的,對自己溫柔一點, 在挫折發生時用了解取代苛責; 希望這些小小心法能幫助你安頓腦袋裡的小劇場, 在想太多的圈圈裡找到一個可以暫停的點, 休息一下。 #暫停一下 #自我安頓 #減緩焦慮 #高雄心理諮商 文/鍾維庭心理師 一位少年走入了會談室,一邊玩著手上的球
他說著:這幾天不知道為何,整隻腳都很痠痛,有時半夜還痛醒了 我說:你有想過那可能是「成長痛」嗎? 語畢,他狐疑著看著我, 回說:「成長痛,那是什麼?是我要長大了嗎?成長,怎麼會痛呢?」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 隨著身體骨骼的發育快速,肌肉、神經、肌腱跟不上,這種不同調的發展狀況,而有了「成長痛」。 你還記得你的成長痛嗎? 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有些時候,有了不可承受的「痛」 「痛」,常讓我們陷入不悅的情緒中,想擺脫它的控制,減少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這種身心「不同步」的過程,讓人備感困擾 但仔細回想,「痛」是否也在教會我們什麼? 當我們去碰到了火,才知道什麼叫做「燙」 僅有哭過,才明瞭笑著的「喜悅」 唯有失去關係的痛,方知什麼叫「珍惜」 還記得珍珠的形成嗎? 這並非牡蠣的一部分,而是一種外在雜質的入侵, 牡蠣為了去除這些外來的異物,而自我分泌將這些雜質包覆 生命中的每一個痛,都是內在的珍珠 成長的過程,必然要經歷這些痛 別忘了,好好檢視自己的每一個痛, 看看這些痛,在我們身上留下些什麼印記 痛,是成長的必然! 好好地珍視這些成長痛,疼惜每一個痛帶給我們的禮物! #成長痛 #生命的禮物 #高雄心理諮商 文/盧鴻文心理師 女孩,長期受憂鬱與焦慮所苦,身上總帶著一道道傷害自己的痕跡
漸漸地,她不再去上學,害怕接近人群。 那天在我們的對話當中,她跟我分享了提起好大的勇氣,到了學校 同學們的關懷與問候,一種絲毫不刻意的體貼,讓她發現---「不是好了再走,而是走了才會好」。 我驚訝的看著她,心裡知道這句話意喻著內在動能的開啟 是女孩對於長期停滯不前的深刻體會, 有時我們常常會想一切都要等到萬事俱足,才選擇往下一步走 抑或對未知的恐懼,讓我們裹足不前 而這一待,就停了下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對於前行的不確定感,便不斷地被放大。 我們常想著做有把握的事,深怕一個不完美,而陷入自責與懊悔的情緒當中 內在的那頭怪獸,就這樣地被我們給豢養著長大與強壯, 停下來,不走了,時而是種休息 面對著他人的指責與壓迫,讓休息便成了是種逃避、不應該,甚至是種罪惡。 被壓力推著前進的你,記得停下來,喘口氣,看看自己的需要 而已經停下來的你,也別忘了鼓舞自己,一天一小步,步步是進步。 #憂鬱 #偶爾停下來鼓勵自己 #高雄心理諮商 文/盧鴻文心理師 現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是怎麼看見這篇文章的呢?
是有意識得想看看文章,還是慣性沒有目標得滑手機打發時間呢? 還記得你上一次靜靜聆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是什麼時候嗎? 一個人拿著手機或看著電腦的你,是被迫孤獨,或是享受獨處呢? 人們大多不缺乏一個人的時候,獨處的時間, 可是能夠享受獨處,卻相當需要鍛鍊, 如何在孤寂感湧現時克制住打電話給某個人的衝動, 如何為了避免害怕孤單而抓住會讓自己受傷的關係, 其中一個重點是相信自己具備獨處的能力, 相信自己能妥善照顧獨處的自己。 有些人會在獨處時感覺到焦慮不安, 迫切得想做點什麼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購物、吃東西、滑手機、睡覺、找人聊天, 可是你知道嗎,如果我們能在這樣焦慮不安時再給自己一點時間, 告訴自己「沒關係,我只是還不太習慣一個人」, 我們的心會緩緩的靜下來。 我一直覺得,享受獨處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他讓我們有時間去感受這個世界, 用自己的感官去經驗溫度、氣味、觸覺, 讓我們有餘裕去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覺察那些常常被我們當成背景的念頭、畫面、感覺, 慢慢得更知道我們在生活裡在乎的是什麼、想要什麼, 讓我們在物質上、關係上,都過更精簡也更精緻。 那麼,獨處時到底可以做什麼呢? 和大家分享一些我會做的事, 如果我我在家裡,我會視心情或時間為自己準備一杯飲料, 可能是一杯花茶,或者一杯咖啡, 靜靜坐在窗邊,安靜聽著來自外面街道的聲音、看看天空, 有時心底會有一些東西浮現, 可能是某件過去很久的事情,可能是某個以為已經遺忘的人, 也可能是某個我們正在擔心的問題, 這些回憶、想法,可能會像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打上來, 我們只需要輕輕告訴自己, 「原來我還滿在意這件事的」、「看起來我還很想念這個人」, 再洶湧的浪潮,也會在一段時間後悄悄退潮。 有時我會選擇一個人出門, 可能走進書店裡,除了翻閱平常會看的書籍之外, 我也喜歡帶著探險的心情走訪一些陌生的書櫃, 透過閱讀陌生領域的書籍,看見這個世界的廣闊和奇妙。 我也可能一個人去旅行, 不用去遙遠的風景名勝或是人擠人的打卡景點, 而是鑽進家附近一個不曾去過的小鄉鎮, 靜靜地看看那裡的街道、建築、往來的人車, 享受一點新奇、冒險的感覺。 閱讀到這裡,不曉得你對自己的獨處時光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準備好享受一下一個人的獨處時光了嗎? 也許是時候放下手機,關上電腦螢幕, 來一趟內在的寧靜旅程了。 #獨處的能力 #內在力量 #高雄心理諮商 文/鍾維庭心理師 「要跟孩子說,媽媽生病了嗎?」
「擔心孩子胡思亂想,是不是不要說比較好?」 「如果大人自己情緒潰堤了,該怎麼辦?」 家中成員若罹患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孩子一定會在過程中,感覺到周遭的變化,包括家人的情緒、家中氣氛、作息時間、家庭分工改變等,如果不誠實地告知,孩子獨自臆測加上想像力,反而會更害怕不安及感覺被孤立.甚至有可能自責是否哪裡做不好,才會被造成這些改變。 以下是跟孩子談疾病的原則和技巧: 1. 明確告訴孩子發生什麼事情、解釋接下來可能遇到的狀況.詢問孩子得知這件事情後,有什麼感覺和想法? 2. 不要刻意壓抑情緒,當大人能夠開放且自在的流露心情,孩子也越能好好的表達感受,接納情緒。 3. 生活可能會歷經震盪,變的跟生病前不一樣,但仍能用其他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即使發生這些事,對他的愛和關心不會改變。 4. 讓孩子有機會為家裡做些事情,如:寫小卡片或做禮物鼓勵生病的家人;依照孩子能夠負擔的程度,給予小任務,讓他們感到自己有能力幫忙。 這段期間,孩子可能會有直接性的情緒表達,也可能用忽視、否認、轉移的方式,將感覺深埋心底;亦或者透過具破壞性的不合宜舉動,表達內在害怕不安、混亂、生氣等感受。 面對孩子這些言行,大人不要急著用責備、勸導、講道理等方式來做回應,先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引導他們慢慢把情緒和想法表達出來。 傾聽和陪伴很重要,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面對生活中的重大改變,更要放慢腳步,理解每個人面對困境的方式和步調不同,尊重彼此的心理空間,越是艱難的挑戰,越是要彼此支持、相互陪伴度過。 #疾病適應 #溝通技巧 #高雄心理諮商 文/吳宣瑩心理師 想像某天一如往常地開在筆直的道路上,朝著規劃中的路線前進著,突然間路面崩塌,落石砸下,不得不將行駛中的車子停下。
面對滿目瘡痍的路面,預期的路線行不通了,車子受損需要維修才能上路,車上可能還有其他家人需要安頓.當下或許會不知所措、驚嚇擔憂、難過無助、憤怒不解... 生活發生重大變故,就如同這樣的情節.得知罹患重大疾病的那一刻也是如此。 重大變動造成生活失序,失控產生恐懼,未知帶來焦慮無助,複雜情緒層層積壓,形成巨大的壓力,使內在失去了平衡,對自我和生命產生疑問。 被診斷嚴重疾病(如癌症)時,心理可能會經歷幾個階段: 1. 否認:對診斷結果感到震驚、懷疑,難以接受事實,可能是哪裡搞錯了?不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2. 憤怒:心中充滿委屈、怨恨、焦慮等情緒,有可能將怒氣投射到家人、朋友、甚至醫護人員身上。 3. 討價還價:不斷尋求不同醫師的意見,期待有不一樣的答案;或藉由宗教力量、求神問卜等方式,祈求無形力量的幫助。 4. 沮喪:確認生病事實後,覺得悲觀、失望、無助,甚而食慾不振、失眠、對任何事物提不起興趣、找不到生活目標和意義等。 5. 接受:情緒較平穩,可以理性地接受事實,準備好接受各種治療,與疾病長期抗戰。 了解這些心理階段,幫助自己檢視目前的狀態,找尋因應的方法,如:向信任的親友訴說心情,找到紓解情緒的出口;多與專業人員溝通,積極參與治療計畫;尋求病友團體或相關民間團體等資源,獲得醫療資訊和病友互相支持.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用自己的步調走過這些歷程。 「罹病」絕對是生命重大事件,任何人都需要一段自我調適的歷程,但如果負面情緒持續太久,影響的範圍變大,像是食慾減退、失眠、嚴重退縮、拒絕治療等,建議就要尋求專業協助,改善心理 狀況,讓身心獲得安頓。 請記住,生病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任何人的錯。 身體發出警訊,是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調整生活方式,看見身體的需要,好好善待它,同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中的優先順序,在生活中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疾病適應 #疾病心理歷程 #心理調適 #高雄心理諮商 文/吳宣瑩心理師 面對諮商室裡總在人際中感覺到焦慮的人們,我常常會問這句話。
聽著個案細數著自己面對陌生人、朋友、同事,甚至家人時,內心滿滿關於自己可能表現不好的擔憂,背後其實是恐懼自己可能不被喜愛和認同,甚至會被拋棄或討厭,恐懼自己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就成了別人眼中糟糕的人。 想著周圍的人可能因為自己不經意的一個舉動就厭惡自己,這件事想起來真得很恐怖,會讓人在人群裡想要盡可能隱藏自己、不要被注意,但越是躲藏,就越覺得自己和所處的團體格格不入,越覺得孤單和突兀,就越想躲起來。 這個過程形成了一個對社交感到焦慮,進一步社交隔離,並在隔離後對社交更加焦慮的惡性循環。 這個循環往往是在好幾年的時間裡成型的,被困住的人在深陷其中後要踏出改變的第一步真得好難好難,需要很多支持和幫助。在嘗試任何新的社交技巧之前,我會建議先慢慢找回一些對自己的自信,也就是練習著喜歡自己,社交當中遇到挫折幾乎是所有人生當中都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可是穩定的自信心就像一個堅強的後盾,能夠幫助我們在遭遇他人的拒絕或批評時能更客觀看待這些事情,不會全然的否定自己,甚至能將這些挫折經驗轉變成成長的力量。 那麼,如果你在社交情境中總是感覺到不自在,常常害怕自己不被喜愛獲認同,在人群當中總想躲起來,不妨問問自己這個問題,「你喜歡自己嗎」,好好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那些你所害怕,別人可能會厭惡你的事情,也許反映了你心中對自己的厭惡,那些你所憂慮,別人可能會不接納你的地方,或許也是你自己對自己的不接納。 如果你覺得自己某些缺點改一改會更好,這個覺察很棒,那麼就著手開始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己會更愛的人,如果你發現自己其實有很多不錯的地方,這個發現也很好,更別吝嗇好好肯定自己。如果你發現想這些問題讓你的頭腦快炸開了,不妨找個你信任的人聊聊,聽聽他們的看法,或是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一起梳理腦海中打結的毛線球, 讓你找回自信,降低焦慮的路上不那麼孤單。 #社交焦慮 #自我表現 #你喜歡自己嗎 #高雄心理諮商 文/鍾維庭心理師 長期與青少年工作,在諮商室裡,這樣的情景並不罕見:一邊是心急如焚的家長,抱怨著孩子拒絕去上學,每天早上都要經歷一番苦戰;另一邊則是一臉無奈又委屈的孩子,對於不上學的原因,以
沈默來回應周遭大人的詢問。 家長們會告訴我:「小學的時候不會這樣啊,是不是因為國中的課業壓力比較重?可是我們對他的成績沒有很高的要求啊,而且他請了假就也只是待在家裡沒事做啊......」等到孩子終於願意吐露心聲時,可以發現,孩子何嘗不想要和同學一樣正常上學?無奈對於上 學的害怕與焦慮,形成了一道堅厚的牆,在每天上學時間阻擋在家門口。也可以說,孩子不是拒絕上學,而是恐懼上學。 ★人際焦慮影響大★ 拒學行為背後通常混雜了多樣的因素,包含身心問題、家庭議題、學校困難、生活轉換及壓力事件等, 而在實務工作的觀察,發生在小學階段的拒學,大多與分離焦慮有關,孩子因為不想離開家而 拒絕上學;進入國中階段後,懼學的原因則多轉向對學校情境感到焦慮,其中人際互動所造成的壓力不容小覷,這些青少年大多有些共同的特質,他們自我要求高、在意他人的眼光,總是謹言慎行,希望自己在他人眼裡是完美的,經常擔心自己在人際互動上說錯話、表錯意。同時,他們也是敏感的,只要同學的回應不如自己的預期,他們就會開始猜疑,甚至確定是自己做了什麼讓對方不喜歡的事情,陷入自責與自憐,也由於他們害怕被拒絕,所以在人際中較為被動,甚至退縮,因此容易成為班上的邊緣人,如此更確定了他們認為自己不好的信念,變得更退縮,而形成一個負向循環。 其實這些特質從小就有跡可循,只是上了國中,同儕關係變得更為重要,「形成自我認同」是青少年時期重要的發展任務,而大部分的青少年更是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同儕的認同上,尋求認同的過程中感受到挫折,或是預設會受挫,人際焦慮就形成了,對社交情境的焦慮不僅使他們難以到校,只要是需要與人互動的情境,即使是他們感興趣主題的活動,他們也會裹足不前,生活變得狹隘封閉。無奈的是這樣的焦慮他們很難被理解,反而常被冠以懶惰、找藉口、或是抗壓力不足的標籤。 ★系統減敏感,一步一步來★ 面對有嚴重人際焦慮的青少年,鼓勵踏進人群是確定的目標,但是不宜過於急躁,否則會適得其反,可採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孩子在可接受的焦慮程度下逐步參與。 在學校裡,盡量建構孩子的歸屬感及參與感,老師可安排願意協助的同學,在下課時間、分組活動時主動邀約。課堂上則可技巧性地給予孩子能力所及的班級任務,像是為小組回答簡單問題爭取得分、擔任小老師、分攤班級公務,要注意的是不要使其過度成為焦點。 在家庭,父母可以安排主題性的社交活動性,讓孩子在從事有趣的活動過程中自然產生人際互動。 ★中斷自我評價思考歷程、消除自我挫敗的慣性★ 家長或是老師可以和孩子聊聊他覺得困窘的社交情境或事件,同理他的尷尬感,但也幫助他了解到自己對於他人的訊息,產生了過度的負向解讀。最重要的是,教導孩子學會中斷社交互動後的自我評價思考,有人際焦慮的孩子,常會在與人互動後,不自主地回想剛才互動的經過,習慣性地找出自己可能說得或做得不對、不好的地方,然後覺得自己很糗而感到很羞愧。讓孩子覺察到自己有這樣的慣性,並且要不斷練習打斷這個歷程,直到這個慣性消失為止。 ★正視焦慮的生理反應,放鬆訓練找回掌控感★ 嚴重的焦慮會伴隨著許多明顯的生理反應,像是呼吸急促、心跳快速、發抖、難以思考......等,這些反應成了孩子進入社交情境的很大阻礙,引導孩子覺察慮所引起的生理反應,然後配合放鬆訓練去緩和這些令人不舒服的症狀,放鬆訓練要在平日就多練習,透過自我放鬆,孩子即使在焦慮狀態下仍可以保有自我掌控感。 ★家長的耐心陪伴就是孩子最大的支持★ 家長在陪伴孩子克服人際焦慮,重新回到團體的過程,需要有極大的耐心,剛開始的進展可能很小,千萬不要灰心,孩子需要時間慢慢將每一個小小的成功經驗累積,形成穩定的安全感與自信,接著就能勇敢地踏出去。 《呼吸放鬆訓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q5YTuJUdU&ab_channel=Craftsleeper%E7%9D%A1%E7%9C%A0%E7%AE%A1%E7%90%86%E8%81%B7%E4%BA%BA) 《肌肉放鬆訓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sD9OHM3b_4&ab_channel=Craftsleeper%E7%9D%A1%E7%9C%A0 %E7%AE%A1%E7%90%86%E8%81%B7%E4%BA%BA) 《人際焦慮自我評估》 (https://sugar5509218.weebly.com/2015438555214503103820132289662494233258251053541320272.html) #青少年拒學 #人際焦慮 #放鬆訓練 #高雄心理諮商 文/王純琪心理師 (以下內容綜合數則臨床案例並且經過編修,非單一特定案例之經驗)
小沛透過減重手術,瘦了四十公斤,變瘦的她,花更多時間在外型打扮,現在的小沛,外型是個亮眼又纖細的熟女。 小沛說著令她困擾的心事:「我一天要量四次體重,每次站上體重機都好焦慮,整天都在想體重是否有再降一點? 還是又上升了? 明明都只吃一點,但吃完後就會吐,覺得食物都卡住下不去,腸胃檢查都說沒問題,醫師也說減重手術已經一年了,這樣的食量是不會有問題的」小沛邊說,手緊握著拳、抿著嘴,神情焦慮,只要談到體 重和吃東西話題,就不由自主緊繃起來。 小沛是單親媽媽,只有親近友人知道她有三歲兒子,小沛有過一段自稱很不堪的戀情,小沛用「恥辱」來形容陷入這段感情的自己,當小沛決定自己生養寶寶時,迎接嶄新未來的期待心情,看似撫平了情感創傷,但生產後小沛再度受到打擊,寶寶被診斷罹患罕見疾病,終其一生都要復健與治療…。 原來,小沛與食物、體重的糾結,來自於這幾年經歷的各種創傷性事件,從未真正的面對與解決心理的結,食物成為用來麻痺自我的工具,藉由「吃」來調節痛苦的情緒。 感情創傷動搖小沛的自我價值感,將失敗歸因於自己,「我不值得被愛」、「我不夠好才遇到這種爛人」,為了掩蓋內在自我否定的聲音,小沛轉而把心力放在外在條件的追求上.孩子的先天疾病,打擊小沛對未來美好的想像,也衍伸對男方更多的憎恨、對自己的厭惡,以及對擁有孩子的矛盾感,小沛心情越來越糾結;伴隨生活與經濟壓力,讓她難以喘息。 小沛自此之後,展開多年與體重、食物的糾纏,產後一個月內瘦了十多公斤,但接下來兩年間,小沛胖了三十多公斤,控制不了的口欲,無論怎麼吃都無法飽足的感覺,減重手術讓小沛瘦回標準體重,但卻也生活在「數字焦慮」中,對食物的口欲依然強烈,但進食後每每吐出來.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但內心早卻是千瘡百孔,「吃東西」不能治好我們的情緒狀態,「減重」不會就此改變對自己的感覺和看法,即使減了很多體重,得到讚美,但許多人往往仍用以前的方式對待自己,還是無法喜歡自己.若沒有穩定的自我接納作根基,因著自卑和羞恥心態而追求外表與體態,得到的是短暫的認同感和勝利感,但內在匱乏並未解除,瘦再多也無法彌補內在的不滿足,當陷入對外表體型的長期自我監控,執著在某種難以達到的理想狀態,排山倒海的焦慮感終將吞噬我們。 除了吃下食物,你還吃進什麼?飲食和減重背後的渴求是什麼?與食物的關係失衡,來自於沒有覺察的情緒性進食、對體重和體型的深沉恐懼,以及各種自我限制帶來的惡性循環。 從「吃」開始,練習傾聽內在聲音,好好面對感受而非逃避,覺察身體真正的需求,試著與自己的身體建立友好關係,找一個方式好好照顧自己,感謝身體為自身所承受的一切。花點時間了解自己對體重的信念,檢視關於外貌體型、食物與減重所反應的心理情緒狀態,一一探討面對,從「心」認識自己,與食物和解。 #自我形象 #減重心理 #自我接納 文/吳宣瑩心理師 身體差、愛抱怨、甚至厭世…,老人家可能得了憂鬱症。
在醫院當個管師的學生跟我說:「老師,我聽到好多長者說『我吃老沒路用了』、『來去死死好了!』,他們這麼悲觀該怎麼辦?」 尤其是身體狀況不好的老人家,覺得麻煩到家人,想法更是容易負面,或者脾氣變得很差,動不動就生氣,這樣對心臟血壓都不好。 本來很關心他們的子女,聽久了之後也可能漸漸不耐煩,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老人家有時候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 但言語間透露出做什麼事都沒興趣、注意力不集中、內疚、自責、無助,對生命絕望, 這可能是老年憂鬱症的警訊! 老人家一般不太願意跟別人談心事,但只要能勸說他們來就診, 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會協助他們談談對病痛的擔憂、各種失落悲傷, 甚至一般人不敢談的身後事, 幫助他們重建信心,找到此生存在的價值。 以下是一些老人家罹患憂鬱症的高風險因素,請子女們先留意。 可以先帶來唐子俊診所讓醫生評估,再由糖心理諮商所的心理師接手。 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雙管齊下,效果加倍! 多了專業的關心和陪伴,來幫助老人家安心, 做子女的就放心。 ◎有以下特徵的老人,得到憂鬱症的風險較高: •女性。 •孤獨。 •身心障礙者。 •失眠睡不好。 •服用特定藥物(某些對中樞神經有影響力的藥物,容易導致憂鬱症病發,例如,部分抗高血壓藥、類固醇藥、嗎啡類止痛藥、抗帕金森氏症藥、毛地黃類藥、干擾素、癌症化療藥物等。) •酗酒或濫用藥物。 •患有腦部疾病。 •個人或家族有憂鬱症病史。 •患慢性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臟方面的疾病等等。 •經歷痛苦的事,例如失去另一半、離婚,或是照顧有慢性病的病患。 •有經濟壓力。 •自我要求高、退休沒事做、整天呆在家、不出門交朋友。 延伸閱讀https://tangpsyclinicblog.weebly.com/370963385326684/65 #憂鬱症 #老人心理諮商 #高雄心理諮商 文/陳增穎心理師 睡前想著工作的事情,翻來覆去難以入睡;
早上匆匆抓起一塊麵包往嘴裡塞,趕著出門. 忙到下午,拿起公司櫥櫃的泡麵和餅乾果腹; 加班到晚上,先煮杯咖啡提提神; 離開辦公室已經八九點了,一天的疲勞感湧上, 想著:「忙了一天,要好好犒賞自己才是!」 走進吃到飽火鍋店,邊吃腦袋仍不停運轉著: 「企劃案還要修改,今天又不用睡了。」 「拜訪客戶的資料還沒整理好,天啊!」 「何時有空回家幫忙粉刷牆壁,怎麼辦,媽媽在催了。」 越想越煩,餐食越拿越多,碗盤越疊越高。 以上場景是否似曾相似? 餓的時候沒時間吃,對飢餓的感覺越來越麻木; 有時候不餓,卻突然很想吃東西; 餓過頭後,覺得應該要好好補償自己因此大吃。 經常一口接一口機械式的將食物送進嘴裡,越吃越多。 覺察進食習慣,是否有以下情形: 不餓時仍想吃 沒辦法控制想吃的慾望 只要開始吃就停不下來 吃東西可以忘卻煩惱,調節負面情緒 食物讓人有安全感 一有壓力就想吃東西 常常不知不覺吃得很撐 對食物感到無法控制和無能為力。 常用食物來獎勵自己 進食後感到罪惡感 試著透過「正念飲食」練習專注力,讓吃飯成為一種「有意識」的行為。 1. 進食前問問自己為什麼想吃東西,是否真的餓了。 2. 放慢進食速度,每一口仔細咀嚼。 3. 用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專注品嘗眼前食物 4. 斷絕干擾,專心地吃。 5. 感覺飽了就不再吃。 幫助自己有意識地進食,感受身體的飢餓和飽足程度,減緩暴飲暴食和情緒性進食,提升飲食品質、減輕壓力,創造與食物的健康新關係。 #正念飲食 #情緒性進食 #飲食控制 #飲食心理 文/吳宣瑩 諮商心理師 我今天有一個演講的工作,
即使已經花了很長的時間, 做了我能做的準備, 演講開始的前幾天, 我的內心仍然一直很忐忑, 擔心自己會不會搞砸, 當我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時, 我才發現, 我有多害怕聽眾可能會不喜歡我, 可能不認同所說的話, 可能會覺得我很無趣, 內心裡滿滿的對於自己能力的懷疑, 還有對於不被喜愛的恐懼, 讓我在準備的過程中很難回到我所懂的、我會的事情上面, 好好傳遞我想表達的。 看清了自己的焦慮後, 我深吸了一口氣, 暫停準備的工作, 問了自己,在這次的演講裡,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想清楚後,我放下渴望被喜歡和被肯定的執念, 專注於我想呈現的重點,以及我能夠做的努力, 結果,今天的演講,我覺得還不錯。 是否有一些時候, 你也要這樣的困擾, 常常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 害怕無法被他人喜愛, 因此在很多需要專注和發揮能力時感覺到焦慮, 結果反而無法真正展現自己, 更讓自己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 陷入了低自信的循環裡。 如果你也常為了表現焦慮而苦, 不妨試試看我的方法, 練習著暫停原本的思考循環, 想想自己在這個任務上真正想要做到的是什麼, 接著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落實自己的想法上面, 或許你也會發現,你可以做的不錯。 #表現焦慮 #焦慮情緒 #高雄心理諮商 文/鍾維庭心理師 家有青少年的您,是否曾經想過, 孩子眼中的爸爸媽媽像什麼? 孩子到了青少年階段, 會開始嘗試著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有什麼樣的能力、會不會被喜歡、能不能自己做主, 他們踏上人生旅程中有點新鮮又有點危險的一段路, 做為父母,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其實是當他的旅伴, 和他一起討論每條路線的利弊得失, 傾聽他對這段旅程的期待與擔憂, 更重要的是,在孩子面前出現「此路不通」時, 我們能讓孩子信任我們,願意和我們一起討論其他路線, 這樣的孩子會更有安全感、自信心, 即使在人生的路上難免磕磕碰碰, 終究都能找到重新開啟旅程的方法, 有一天當我們不能在陪在孩子身邊時, 他會有能力獨自走下去。 要做到這件事, 我們需要能安頓自己內心的焦慮, 看見孩子是一個與我們不同的獨立個體, 有和我們不同的經驗和想法, 並且能在充滿愛和支持的環境裡做出最符合自己心意的選擇。 文/鍾維庭心理師
新興熱門的電競產業與專業是時勢所趨 而臨床處理的電玩網路成癮問題是大不相同的 我從自身治療經驗來多方面探討這個議題 以下所述都非絕對,只是整理幾點做討論 詳細仍需要做個別專業評估 【興趣能否成為專業?從沉迷到專業可行嗎?】 很多疼愛順從或無計可施的家長有不少會這麼想 或許也期盼跳過問題處理為孩子找一條出路 然而已有大型腦科學實證研究針對這點做分析 發現專業選手大腦運作跟結構和沉迷者差異很大 或許極少數是具訓練潛質,能轉換成專業的條件 其實和其他讀書工作的成功條件是類似的 除了興趣與投入,還要能克服困難挫折的耐力與持續力 以及最重要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在遊戲與生活中切換自如 所以幾乎大多數的個案是會嚴重阻礙正常發展的 常見的臨床案例,學業人際親子衝突甚至生活自理都有狀況 【沉迷電玩網路是因還是果?要了解問題脈絡】 很多個案可能同時有學業人際等方面的壓力與挫折 在虛擬世界獲得成就、有互動交流或只是打發時間 也有個案是從一般的人際社會環境中漸漸退縮 跟以往個性有明顯改變,就像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 會建議問題困擾初期就做完整專業的評估 才能適時釐清問題,醫療心理教育與教養多方合作 【這些個案可能有哪些共通問題?】 我們來看看電玩網路沉迷的孩子常有哪些問題 控制力差、專注力不佳、興趣侷限、人際缺乏、學業挫折 以及自尊、情緒問題、親子衝突 還有需求立即滿足,挫折容忍度很低 有些家長會困惑,孩子打電動或做有興趣的事 超級專注可以打很久做很長時間都不休息... 這點可透過這篇唐醫師演講完整釐清此概念 https://tangpsyclinicblog.weebly.com/370963385326684/5407639 所以常見有ADHD、強迫、焦慮、憂鬱、精神症狀等影響 【這類問題處理的困難度為何這麼高?】 成癮行為的大腦迴路和正常運作是大不相同的 開玩笑舉例,酒鬼與品酒師??賭鬼與賭王?? 懸殊的對比也凸顯出成癮與專業的落差 無論是藥物或心理治療上的難題最常在於 這類個案鮮少改變動機,不情願甚至抗拒來治療 需要有豐富青少年治療經驗的心理師協助 治療過程一定是冗長曲折的,無法立竿見影 越早覺察、及時介入與家長態度絕對是關鍵 否則孩子問題與親子互動,常演變成束手無策求助無門 這是在治療現場看到家長辛酸又難為之處 文/黃詩殷心理師
根據大型研究,憂鬱症的藥物治療,第一線有效治療率僅有5成左右,藥物加上心理治療,可以顯著增加治療遵從性,讓憂鬱症的治療緩解率更高,最大困難就是治療費用可能需要倍增,但對於讓個案有效的回到學校、工作和社區是相當值得的投資 - 為了能夠有效的運用資源,是否有更好的預測因子來了解,到底哪些憂鬱症狀對於藥物和心理治療有更好的反應,歷年來許多努力花在如何找出最新療效比較好的族群,不論採用基因測試、詳細神經心理學檢查、憂鬱症狀分類,都沒辦法有效找出對藥物和心理治療良好的族群特色。 - 在大腦影像學的研究,發現憂鬱症個案邊緣系統 (杏仁核/島迴/扣帶迴) 過度活躍,也導致個案情緒一發不可收拾,大腦的部分額葉功能 低落,導致無法藉由理性方式來調節情緒和對劇烈情緒踩煞車,在治療有效性的研究上,通常會比較接受治療後6-12週,症狀是否有顯著的改善,還是仍然有強烈情緒及腦力衰退的症狀,持續的影響個案人際及職業功能,尤其對於絕望感、自我傷害想法,以及願意投注在人際關係的動機,是否能夠有明顯的改善。 - 在憂鬱症相關研究當中,和情緒調節能力最重要的部分是在大腦扣帶迴,這個部分連結了邊緣系統,尤其和調節悲傷及低落的情緒有關,如果這個部分的功能不佳,對於抗憂鬱劑以及心理治療的功能較差,經由腦部的深層刺激改善扣帶回的功能,可以讓本來治療不佳的憂鬱症症狀獲得改善。 - 權威美國精神醫學會期刊,針對憂鬱的重要大腦位置,想要找出能夠預測有效治療的重要部位,結果發現,左邊大腦額葉以及扣帶回的連結功能,可以預測療效成功或失敗,預測力大約有八成左右,預測效力遠高於臨床症狀的嚴重度預測性,也就是說,大腦額葉和扣帶迴連結越強,治療成功的機會越高,如果大腦影像呈現的連結度越低,藥物和心理治療失敗率越高甚至是無效,也就是說,大腦的額葉和調節情緒的中樞,能夠有適當的連結,藥物和心理治療才能達到一定程度療效。 - 在臨床上發現許多個案和家人,希望靠自己的意志力來調節情緒,如果和影像學的研究做連結,發現自己調節情緒的能力越來越差,而且反芻症狀越嚴重越不容易打斷(反芻症狀嚴重,額葉功能的畏縮越明顯;而大腦的額葉是理性調節的中樞),即使做事和唸書時都容易被這些想法拉走,可能呈現出額葉的功能越來越差,另外一個重要位置是在大腦的島迴,這個位置和對身體的內在知覺和情緒調節有關,當身體許多部位的感覺越強烈,例如不同部位的疼痛,檢查出來都是正常,但是疼痛狀況卻無法改善,對於心理治療的效果不好應該要優先採取藥物治療,對於不明原因的身體不舒服,檢查結果卻正常,情緒低落遠遠超過壓力的強度,或者常提到莫名低落和自殺想法,但並沒有明顯的壓力源或事件,應該要優先採取藥物治療或大腦刺激治療,以免治療結果更加挫折並延誤治療機會,等到大腦認知功能改善之後,心理治療的功效就更能夠發揮。 文/黃詩殷心理師
「為什麼一直努力的表現,卻沒有受到肯定,沒有人看到我的努力...」 「為什麼我總是被犧牲被欺負,家裡工作感情總是這樣...」 「為什麼我總是這麼孤單沒有人真的關心我,我再也不要相信他們了,我想要獨立和自由,但是過我想過的,為什麼還是空虛...」 這些是治療中很常聽到的話題,我們可以更深一層的去探討內在運作模式。 / 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卡倫荷妮Karen Horney提到了,一個人的本能就是追求和其他人造成連結,當我們努力的想要獲得連結和認可,受到挫折的時候會用三種方式來呈現: -第一種方式就是「討好~過度的討好」,做了許多份內以外的事情把自己弄得很累,希望藉此獲得對方的青睞和關心。 -第二種就是「對抗~極度爭取自己的權利」,覺得對方都是不公平的,會忽略自己應有的權利,不靠自己爭取一定會被犧牲,時時處在警戒或者是被佔便宜的狀態。 -第三種就是認為再怎麼爭取也不會得到,乾脆就不要爭取,「逃離~遠離自己想要接近的人和事情」,看起來好像很冷漠和不在乎,事實上卻是充滿了空虛和怨懟。 / 過度討好的人要的是愛,對抗的人要的是認同,那麼逃離的人要什麼呢?表面上什麼都不要,朝自己幻想出的理想我前進,但內在核心是匱乏的,離現實越來越遠... [未完待續] 文/黃詩殷心理師·糖心理諮商所所長
「心理諮商能不能又快又有效呢?」 「哪些人適合做短期的心理治療?」 「想做短期心理治療的人可以做哪些準備?」 很多人會問心理諮商要談幾次談多久 是否可用短期心理諮商心理治療 來處理許多內在衝突或壓抑重複已久的問題 事實上,短期心理治療有其特殊的條件 在很多有名的治療師研究和治療經驗當中 能夠進入短期心理治療的條件,包括: 1. 能清楚的列出想要克服問題的緩急順序 2. 能快速和治療師建立關係,有正向的期待和強烈的合作動機,和治療師要有共識 3.治療師能很快提供一個暫時性的問題假設,知道個案內在的衝突是什麼 4. 處理聚焦的衝突是重點,治療師要幫助個案學習新的處理問題方式 5. 治療師能提出激發個案焦慮的問題,協助個案能夠面對而非逃避困難,有能力去體驗衝突,最重要的是強化解決之道 (如果個案一味地討論和否決問題一再的模糊焦點就沒有辦法進入這種治療) 6. 如果成功達到以上目標,個案有能力運用所學去處理未來的重要情境 (也就是說這些人需要有一定的能力程度,能配合付出時間,而且渴望接受幫助) 如果有些人很需要接受幫助但是他們卻沒有辦法忍受處理問題產生的焦慮 我們就必須要加上運用「焦慮抑制治療」 尤其是自我比較敏感、功能比較脆弱的人 這些人習慣性的長期人際關係敏感長期情緒困擾 治療的目標是需要得到安撫、得到建議、得到宣洩、限制需要、改變環境, 需要其他治療配合來減輕焦慮和危機的感覺 個案需要能夠理解和配合才能夠進入短期治療 所以短期治療的成功 除了治療師的能力與經驗 還需要個案本身狀態的合適以及強烈動機 也能開放的接受治療師的協助 如果太過脆弱不能建立穩定的關係 不能夠聚焦在重要的問題 常採取逃避方式 不能承受解決問題可能遭遇的焦慮和壓力 那就不適合進入短期的治療 文/黃詩殷心理師. 糖心理諮商所所長
|